
文章插图
标题:Accelerated Dinitrogen Electroreduction to Ammonia via Interfacial Polarization Triggered by Single-Atom Protrusions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2451929420300371
19. 北德克萨斯大学Oliviero Andreussi ACS Energy Lett.:二维材料析氢反应(HER)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该文章基于第一性原理模拟,通过精确的计算热力学方法研究了二维(2D)材料表面的电化学析氢反应催化性能 。可靠的多尺度连续体嵌入模型用于捕获电化学环境对材料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 。文章中提出的仿真工作流程可帮助筛选由258种材料组成的,通过层状3D固体的剥落或已知2D晶体结构的组合替换得到对应结构的大型2D化合物数据库 。从初始数据库中,鉴别出15种可行的析氢反应(HER)电催化剂 。在这些化合物中,CoO2和FeS在酸性pH下显示出最低的过电势和相当高的水体系稳定性 。

文章插图
标题:Catalytic Activity and Stabilityof Two-Dimensional Materials for the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原文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energylett.9b02689
20. 京都大学Yoshiaki Nakao&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John F. Hartwig Nat. Chem.:非共价相互作用促进镍催化未活化烯烃与未活化芳烃的反-Markovnikov氢化反应
【btwalk bthand】 烯烃上的反-Markovnikovu加成一直以来是催化反应的长期目标,而将芳烃以反-Markovnikovu规则加成到烯烃上将产生不同于由酸催化的方法形成的烷基芳烃 。现有的加氢芳基化多以直接进行,或以低反应性和低区域选择性生成对正烷基芳烃的方向进行 。这篇文章报道了一种在高度位阻N-杂环卡宾连接的镍催化剂上发生,具有很高的区域选择性的未活化烯烃与未活化芳烃的非定向反-Markovnikovu加氢芳基化反应 。文章表征了催化相关的芳烃和烯烃键合的镍配合物,并证实速控步骤是形成C-C键的还原消除反应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结合第二代绝对局部分子轨道能量分解分析方法表明,含有大,小卡宾的催化剂之间活性的差异更多是由于在二级配位体中稳定分子内非共价相互作用而非位阻作用 。

文章插图
标题:Nickel-catalysed hydroarylation of unactivated alkenes with unactivated arenes facilitated by non-covalent interactions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7-019-0409-4
21. Matthias Beller教授Angew. Chem. Int. Ed.:定制钯催化剂通过1,3-二炔的单羰基化用于选择性合成共轭烯 首次实现了以易得的1,3-二炔通过单烷氧基羰基化反应,合成了有用的共轭炔 。成功的关键在于新配体2,2\\'-bis(tert-butyl(pyridin-2-yl)phosphanyl)-1,1\\'-binaphthalene(L12, Neolephos)的设计和应用,该配体允许钯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选择性催化羰基化反应,提供了一种具有优良产率的功能化1,3-烯炔的一般制备方法,并具有良好的化学选择性 。合成应用展示了这种新方法的可能性,包括4-aryl-4H-Pyrans的高效一锅合成以及各种杂环、双环、多环化合物的快速构建 。

文章插图
标题:Tailored Palladium Catalysts for Selective Synthesis of Conjugated Enynes via Monocarbonylation of 1,3‐Diynes
原文链接:
https://www.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1915386
22. FrankGlorius教授Angew.Chem. Int. Ed.:钆光催化:含吲哚的脱芳香化[2+2]环加成/扩环反应
与稀有且昂贵的后过渡金属相比,镧系金属的光催化在合成化学中的研究较少 。吲哚参与的脱芳香环加成反应具有高度相关性,可直接获得拓扑结构增加的各种杂环化合物 。本文介绍了一种具有Gd(III)光催化活性的、高区域选择性的、分子间[2+2]光环加成/扩环序列,该序列可以分别合成cyclopenta[b]indoles和二氢吲哚(indolines) 。一种简单且市售的Gd(OTf)3盐足以实现这种可见紫光诱导的转变 。该反应可通过瞬态或全程的去芳构化级联反应进行,显示出优异的区域选择性(通常> 95:5 r.r.)、范围广泛(59个例子)、良好的官能团耐受性,在温和、直接可见光激发但无外部光催化剂的条件下易于放大规模 。机理研究表明,Gd(OTf)3/吲哚混合物的直接激发产生了激发态中间体,该中间体随后发生[2 + 2]环加成反应和环丁烷-膨胀(cyclobutane‐expansion)级联反应 。
- 淘宝的物流体系 淘宝大物流计划内容
- 猫眼草是什么样子 猫儿眼草图片大全
- 邮政EMS快递单号查询 EMs快递单号查询
- 红酒怎么敷面膜 用红酒怎么做面膜
- 2022霜降的温馨祝福语
- 文明养犬宣传图片大全 文明养犬温馨提示简短
- 温馨接地气的饭店名 又土又接地气的名字男孩网名
- 50万存余额宝安全吗 余额宝安全吗
- 农场下载手机版 温馨农场下载
- 大雾天气怎么开车 大雾天气开车温馨提示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