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超标有什么症状和危害 铅超标的症状有哪些


在很多人担心孩子缺钙,缺锌等而一门心思想给孩子查微量元素时,却不如考虑给孩子筛查筛查“血铅” 。
最纯粹的毒物 之所以说铅是一种纯粹的毒物,因为在我们的自然界的生物中,没有一种生物体的生理功能需要依赖铅的功能而存在的,也就是 。在我们人体中,有许多的金属微量元素,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生理功能 。而且一般来说,关于一种物质在体内的毒性,我们往往会考虑剂量,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可能不存在身体的副作用, 所谓“离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但是,铅却是例外,在体内没有任何的生理功能,而且它的毒性没有下限,任何剂量浓度的都可以对身体造成损害 。【Nelson Textbook of Pediatrics - 20th Edition - Chapter 721 ◆ Lead?Poisoning 3431】

铅超标有什么症状和危害 铅超标的症状有哪些

文章插图

最被忽视的大流行病在很多人担心孩子缺钙,缺锌等而一门心思想给孩子查微量元素时,却很少家长主动要求筛查“血铅” 。之前带儿子入园体检,到幼儿园指定的妇幼保健所,想顺便筛查一下孩子血铅,却要求一定要跟微量元素绑定筛查,我也是醉 。由于我国卫生部门没有一个明确指南对血铅进行筛查,只是在2006年卫生部发布《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预防指南》非常含糊的提到:"对生活或居住在高危地区的 6 岁以下儿童及其他高危人群应进行定期监测" 。人们普遍对于铅中毒对于儿童的影响认知相对匮乏,也不够重视 。
可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铅污染问题却日益突出 。近20年来国内不断有关于儿童铅中毒的调查报告,结果普遍提示我国儿童血铅水平较高,铅中毒现象严重 。
铅超标有什么症状和危害 铅超标的症状有哪些

文章插图

我国历年来的儿童血铅的流行病学调查,却是让人心生忧虑,2015年北京儿研所的专家做了一个18城市儿童血铅的调查 。如果以美国目前的高铅血症作为标准(血铅>50ug/L作为高铅血症),部分地区竟然高达80%的儿童超标,这个数据简直触目惊心,而且普遍都超过20-30%以上 。当然我们虽诟病该研究的研究方法不是静脉血而是末梢血作为筛查标准,考虑到末梢血有一定的假阳性及误差,但仍反应出我国的儿童血铅水平在一个相对高的水平 。
铅超标有什么症状和危害 铅超标的症状有哪些

文章插图

铅超标有什么症状和危害 铅超标的症状有哪些

文章插图

这样一个数据需要我们足够的重视和必须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降低儿童血铅水平 。而尽管美国比我国的儿童血铅水平的标准低,而且发生率也明显低,其对于儿童血铅的筛查却做的更积极,我国目前并没有对于儿童血铅筛查做出指南性的意见 。
而美国政府要求,凡符合政府儿童医疗保险计划 (Medicaid) 的儿童在12月龄和24月龄进行二次血铅检测,如果前2次没能测定血铅,那么儿童在3~6岁间一定要测定血铅水平。尤其是存在高铅风险儿童,如果血铅超标,除了对于孩子环境铅暴露的来源的检查、铅暴露的预防以及减少肠道铅吸收的家庭教育 ,并且要进行每年1次的血铅检查直至6岁 。【Recommendations for Blood Lead Screening of Medicaid-Eligible Children Aged 1--5 Years: an Updated Approach to Targeting a Group at High Risk
https://www.cdc.gov/mmwr/preview/mmwrhtml/rr5809a1.htm】
铅超标有什么症状和危害 铅超标的症状有哪些

文章插图

没有已知的被认为安全的铅接触水平铅在人体内的任何剂量浓度都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低水平铅毒性对认知和行为也会有着不良的影响,没有一个所谓安全阈值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美国CDC对于铅的毒性水平认识不断提高,以至于美国CDC制定铅中毒的标准也随之不断在变化,20 世纪60年代铅中毒上限定为600ug/L,1970年铅中毒为400ug/L,1975年将为300ug/L,1985年为200 ug/L,1991年降为100ug/L,直到2012年根据儿童血铅筛查水平的97.5百分位,即5ug/dl(国内以ug/L为单位为50ug/L)定为美国儿童血铅参考水平 。虽然我国2006年《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 (试行)》把高铅血症的诊断标准定为大于100 ug/L,部分发达国际及我国大城市的医疗儿童保健机构已将儿童铅中毒的诊断标准确定为50μg/L 。即使血铅水平不断的降低,美国儿科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和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仍然强调,目前不存在安全或所谓“无毒”的血铅水平存在 。鉴于铅毒对儿童危害的无阈值性以及不可逆性,近年来发达国家及我国政府提出开展“零” 铅工程(即体内含铅量为‘零’的理想水平)”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