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工作总结范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2020( 二 )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结合注释了解诗意 。】
四、当堂小结,生谈感受
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根据诗人抓住春天的景物,让学生感受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
第三课时
一、导语引入,揭示课题
1.继续学习宋朝诗人曾几写的一首古诗,一起感受曾几笔下的春天 。
2.强调曾是多音字
3.板书课题 。解释课题(三衢山的道上)
二、初读古诗,补充学法
1.师生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 。
2.学生根据古诗学习的方法自学古诗 。
3.齐读1、2句 。经过自学,你学懂了哪个词或哪句诗?强调“泛”“尽”的意思?
【设计意图:回忆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很必要,“善教者授其法也”,鼓励学生提出新的学习古文的方法 。】
4.“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难得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很好,游兴愈浓 。指导学生读出1、2句的,体会诗人的心情 。
5.诗人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有些失望的时候,却听到树上的黄鹂,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下面两句诗 。齐读3、4句 。
6.此时诗人的心情一定是—惊喜的,指导学生读出诗人的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让学生充分感受诗人那种由失望到惊喜的心情变化 。】
7.齐读整首诗,读出诗人心情的变化 。(配乐朗读)
8.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全诗的意思 。
三、总结全诗,拓展延伸
1.欣赏美丽的春色 。(播放视频)
2.用学过诗文描绘春色 。
板书设计:
绝句
唐杜甫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
三衢道中
宋曾几
心情变化
2燕子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本课的13个生字,正确认读“伶俐、横掠、倦了、闲散”等词语 。强
调多音字散和杆 。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3—5自然段 。
3、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能力,积累好词佳句 。
4、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
教学重点:
1、着重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 。
2、学会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成语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
1.小小姑娘穿黑袄,尾巴像把小剪刀 。屋子造在房梁上,捕捉虫子本领高 。(打一动物)
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你们眼中的燕子什么样?看到燕子你联想到什么?
【设计意图:谜语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突出了燕子的外形特点,学生自由回答,可能会联想到有关燕子的词句,也可能想到有关春天的词语等 。】
2.板书课题 。“燕”是个象形字,“廿”表示燕子的头,“口”表示燕子的身子,“北”表示燕子的翅膀,“灬”表示尾巴 。书写时各部分要紧凑 。
3.介绍作者郑振铎 。
二、检查预习,巩固基础
1.检查生词认读情况
(出示词语:似的、聚拢、伶俐、横掠、倦了、闲散、纤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