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概念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古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人们喜欢说:给孩子上规矩 。其实我们更愿意说,那叫给孩子“习惯养成” 。
从古至今,国内国外的教育大家们都说过类似的观点: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 。
孔子说: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
叶圣陶说:
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 。
罗素说:
人生幸福在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
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 。
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 。
早期教育花1公斤之力=后期教育花1吨之力
1988年世界各国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聚会,有人问一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呢?”
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学者回答道:“是幼儿园 。”
“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东西呢?”
“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东西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道歉,午饭后安安静静地休息……”
出乎意料的回答直接说明了幼时养成良好习惯对人一生起到的作用和深远影响 。
幼时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时间 。幼儿习惯的培养,大多都是靠着父母的示范和引导 。
孩子就是一块天然的石头,是否能雕塑成精美的作品,功夫还在每个家长 。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概念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文章插图

从语言开始文明习惯的培养
高尔基说:语言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衣裳 。我们都希望孩子将来是一个懂礼貌、有教的人 。
从孩子呱呱落地之日起,他就开始“疯狂”地向生活的环境学习语言,大人们和他说什么,大人们之间在说着什么,他都不分好坏地全盘吸收 。
接着在牙牙学语之时,开始不断练习之前学到、现在正不断学习的各种词语和句式 。
一个孩子正是从“谢谢,请,对不起……”这些不起眼的日常词语开始他的语言成长之路 。
如果父母平日说话就是温和有礼貌,再加上日后亲子阅读里多给孩子接触诗歌、经典、文学作品等,那么这个孩子的语言修为一定不会差 。
好的语言才能慢慢发酵出说话和气、举止文雅的好气质 。
从进食培养孩子的规则习惯
进食是培养孩子规则习惯最重要的契机 。家长可以从细节做起:
教孩子正确拿筷子的方法、等大人动筷子后才能吃、吃饭时手扶着饭碗、咽下嘴里饭菜再说话、吃饭时不要吧唧嘴、喝汤时不要发出响声、禁止用筷子敲打饭碗、不能随便更换座位、不能将筷子插在盛着米饭的碗里,以及吃完饭后碗里要一干二净、添饭时不能说“要饭”或者“再要一碗” 。
吃饭是一个孩子每天要经历好几次的事情,所以通过吃饭养成孩子的规则意识,这个契机非常重要 。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概念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文章插图

与他人和谐相处的社交习惯
语言是为了社交而服务的,因为社交的需要,我们才要学习语言 。现在的社会讲情商,而情商的重要指标常常是看是否会社交 。
现在的父母已经越来越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合不合群?爱不爱跟小朋友玩?是不是乐意和别人分享?会不会欺负或者是被其他小朋友欺负?这些都是大多数父母关注的问题 。
这时候父母的示范和引导显得特别重要 。
你希望孩子是乐于跟别人交流,友好相处的,那么首先父母也要做这样的人,熏陶自己的孩子 。并且创造机会,多带孩子去接触各种各样的人,不仅仅是同龄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