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观包括哪些内容?( 三 )


教育与传播
传播是指人们将信息分享的社会活动 。教育是众多传播活动的一种,它具备传播活动的全部方式和特质,可以形象地说,传播活动是教育活动之父 。若用集合的概念表述它们之间的关系,教育活动是传播活动的真子集 。
教育与宣传
宣传是指人着眼于其主张而进行的影响他人精神世界或心理状态的信息传递活动 。教育活动和宣传活动的表现形态可以完全相同,它们的差别在于各自的出发点 。如果有一个活动的信息传递者将自己的主张和他人的素质、能力同时考虑,那么这个活动就成为宣传教育活动 。教育活动和宣传活动就象一对意识有着差异的同卵双生子 。
教育与学习
学习是指人通过接受信息以获得各种体验和认识,从而影响其素质和能力的活动 。教育活动是学习者获取信息、进行学习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 。学习者既可以接受教育者有意识传递的信息,还可以从任何人或社会、自然界获取信息作为学习的内容 。因此,不是所有的学习活动都是教育活动的组成部分,但学习活动的存在是教育想要取得成效的必要条件 。若是在教育活动中缺失了学习环节,将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如果世上没有学习活动,教育活动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正常、有效的教育活动是同时包含传播活动和学习活动的 。
教育与训练
训练是指着眼于人的素质、能力,以一定的方法使人发生生理反应的活动 。教育和训练都是着眼于人的素质、能力而进行的活动,但它们的作用点是不同的 。教育主要是使人的心理发生反应而影响其精神世界,如人的思想、观念、知识等等方面;而训练主要使人的生理发生反应而影响其神经、肌体,如人的力量、协调性、熟练性、准确性等等方面 。有的素质或能力要求人的生理和心理都具备一定的基础,这就可能需要训练活动和教育活动协同实施 。若某个活动同时具有训练和教育两种活动的特点和作用,可看作是训练和教育的复合活动 。
教育与培养
培养是指着眼于人的素质、能力而实施的活动 。培养人的活动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可直接影响人的素质、能力的活动,如教育、训练、学习 。另一类是为支持、辅佐前一类活动的,而非直接影响人的素质、能力的活动,如家长为孩子的学习、成长所付出的努力、创造的条件、提供的资助等方面的活动 。教育虽然对培养人有着独特的、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它不可能完全替代其它培养活动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不妨套用某句老话来表述教育与培养的关系——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教育是万万不能的 。
培养活动既能以社会活动的形式存在,又能以个体活动的形式存在,而后者就叫自我培养 。自我培养有自我学习、自我训练、自我修养、自我反省等各种方式和形态 。有人把自我培养叫做“自我教育”,可它与教育没有直接的关系,因为教育作为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活动,是不可能以个体活动的形式存在的 。这个事例显示了在某些时候,人们把教育一词当作培养了 。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培养一词包含了教育和训练两个概念 。所以严格的说,教育只是培养的一部分,而不是培养的全部 。但在很多场合,人们已习惯将教育等同于培养了 。例如被称为教育法的法律,就规范了涉及培养人的各个方面的活动而不局限于教育 。因此人们在遇到教育一词时,应分辨其使用时的概念、范畴,若是在教育的概念上模糊不清,可能会给认识教育和探讨教育带来麻烦 。
教育与思维
人类的一切活动几乎都离不开思维,思维是大脑对信息的处理活动和机能,思维能力也许是人类唯一超越其它动物的本领 。教育活动既依托于人的思维,又反过来极大地影响了人的思维 。教育对思维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思维什么”,即思维的内容,如使人接受人类所创造的精神文明 。另一方面是“怎么思维”,指思维的形式、方法、规则,如使人掌握和运用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等 。人先天就具备感受、记忆、联想、推理、想象等思维能力,但规范地运用思维能力,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则需要通过后天的培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