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名】参苓白术散 , 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莲子肉去皮一斤(500克),薏苡仁一斤(500克),缩砂仁一斤(500克) , 桔梗炒令深黄色一斤(500克),白扁豆姜汁浸去皮 , 微炒一斤半(750克),白茯苓二斤(1000克),人参二斤(1000克) , 甘草炒二斤(1000克),白术二斤(1000克),甘草二两炙(6克),山药二斤(1000克) 。
【用法】上为细末 。每服二钱(6克),枣汤调下 。小儿量岁数加减服之 。现代用法: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
【功效】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
【主治】脾虚湿盛证 。饮食不化 , 胸脘痞闷,肠鸣泄泻,四肢乏力 , 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 。
【方解】本方证是由脾虚不运,湿浊内阻所致 。脾虚不运 , 饮食不化;湿浊内阻,气机不畅 , 清浊不分,故见胸脘痞闷,肠鸣泄泻;脾虚气血生化不足 , 肢体肌肤失于濡养 , 故四肢无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皆为脾虚湿盛之象 。治宜补益脾胃 , 兼以渗湿止泻 。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渗湿为君 。配伍山药、莲子肉助君药以健脾益气,兼能止泻;并用白扁豆、薏苡仁助白术、茯苓以健脾渗湿,均为臣药 。更用砂仁醒脾和胃,行气化滞,是为佐药 。桔梗宣肺利气,通调水道,又能载药上行,培土生金,为佐药;炒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 。综观全方,补中气 , 渗湿浊,行气滞,使脾气健运,湿邪得去,则诸症自除 。本方是在四君子汤基础上加山药、莲子、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而成 。两方均有益气健脾之功,但四君子汤以补气为主,为治脾胃气虚的基础方;参苓白术散兼有渗湿行气作用,并有保肺之效,是治疗脾虚湿盛证及体现“培土生金”治法的常用方剂 。《古今医鉴》所载参苓白术散,较本方多陈皮一味,适用于脾胃气虚兼有湿阻气滞者 。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本方药性平和,温而不燥,是治疗脾虚湿盛泄泻的常用方 。临床应用以泄泻 , 舌苔白腻,脉虚缓为辨证要点 。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慢性胃肠炎、贫血、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炎以及妇女带下清稀量多等病属脾虚湿盛者 。
3.慢性腹泻: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等数据库中本方对慢性腹泻的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 , 同时筛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 。由3名研究者对文献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及资料提取,对符合质量标准的RCT进行Meta分析 。结果:本方治疗慢性腹泻较常规西药更能有效减少大便量及大便次数,改善大便性状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4年第9期)
【参苓白术散】4.小儿秋季腹泻: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维普、万方等数据库,运用Met 。分析方法系统评价本方辅助西药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 。结果:本方辅助西药的临床总有效率优势比(OR)、止泻时间、退热时间、止吐时间疗效均优于对照组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4年第10期)
5.功能性消化不良:本方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气滞证31例(治疗组),对照组予西沙比利治疗 。以总有效率、症状总积分、主次症积分评价疗效,30日为1个疗程 。结果:治疗组疗效高于西沙比利,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亦优于西沙比利 。(《中医药导报》2012年第7期)
6-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本方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24例,以咳、痰、喘等症状变化,停药1年复发与否评价疗效,服药7~10日为1个疗程,治疗2~3个疗程,随访1年 。结果:治疗2~3个疗程后,临床痊愈17例,好转5例,无效2例 。总有效率91.7% 。(《中国医药指南》2008年第19期)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