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前梅连散

【方剂名】柴前梅连散,出自清·《杂病源流犀烛》 。
【组成】柴胡、前胡、胡黄连、乌梅各一钱(各3克) 。
【用法】上药研末,每次6克,用童便200毫升,猪胆1枚,猪脊髓1条 , 韭根白1.5克煎服 。
【功效】清热除蒸 。
【主治】骨蒸劳热 , 或劳风咳嗽 , 痰少或吐青黄绿痰,寒热分争,脉细弦 。
【临床医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风劳咳嗽、不明原因发热等病症 。
1.咳嗽:以本方为基础方加味薤白、杏仁、沙参治疗风劳咳嗽120例,取得痊愈 。(《湖北中医杂志》1997年第3期)
2.不明原因发热(个案):以本方为主治疗不明原因发热2例,取得痊愈 。(《江苏中医药》2004年第3期)
【方解】方用柴胡、前胡辛散祛风,乌梅酸收反佐,胡黄连、猪胆、猪脊髓清虚热、降虚火 。养精髓,辛苦咸同用,清火与补虚并投 。用于治疗骨蒸劳热之证,临床以久劳受风、咳嗽、骨蒸劳热、脉细弦为辨证要点 。
临床如见劳热甚 , 加地骨皮、青蒿;咳嗽,加蛤壳、海浮石、光杏仁;口干舌红,加天门冬、麦门冬、生地黄等 。凡脾胃虚弱,食少便溏者,慎用本方
【柴前梅连散】【方歌】柴前梅连各一钱,骨蒸劳热不用愁,清火与补虚并投,劳风咳嗽总能除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