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汗食疗,六招最有效

盗汗是夜间入睡后出汗异常,醒来汗又止住的症状,常与阴虚有关 。大量出汗后,会流失机体的水分和一些矿物质、维生素等,通过食疗方法的调理,多数盗汗的症状都可得到缓解或消除 。那盗汗吃什么好呢,下面介绍六种食疗方法 。
酸枣仁粥
用料:酸枣仁30-50克,粳米100克 。
做法:将酸枣仁捣碎放锅内 , 加入清水,煎汤取汁 , 粳米洗净放锅内 , 加水适量,武火烧沸,文火熬至半熟,加酸枣仁汤,同煮成粥 。
功效:酸枣仁味酸,有收敛止汗生津的作用,此粥有镇静、醉眠、止汗等作用 。
泥鳅汤
用料:泥鳅200-250克 。
做法:先用温开水洗去鱼身黏液、去头、尾及内脏,用适量菜油煎至焦黄 , 加水适量,煮汤至半碗,调味,喝汤吃肉,每日1次 。
功效:补中益气,除湿止汗,主治盗汗 。
黑豆浮麦汤
用料:黑豆50克,浮小麦30克 。
做法:将黑豆和浮小麦分别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 , 煎煮半小时 。然后取出汁液,再加入适量清水 , 煎煮半小时,滤除汁液 。将两次的汁液混合 , 分两次服用 。
功效:滋阴去火,养心安神 , 对于阴虚火旺导致的盗汗、失眠、五心烦热、心情烦躁等有改善作用 。
防己黄芪汤
用料:防己15克,黄芪30克,白术15克 。
做法:水煎服 , 日服2次 。
功效:固表、利水、止汗 。主治体虚盗汗 。
茶疗法
双红糯米茶
用料:红茶2克 , 糯米50克,红糖适量 。
做法:煮锅中倒入800毫升的清水,用大火煮沸,加入已淘洗净的糯米,改为用小火煮至米熟时,倒取米汤,加入红茶、红糖拌匀即可,每日1剂,分2次温服 。
功效:本茶具有止汗的辅助功效,适合气虚自汗者饮用 。
枸杞子红茶
用料:红茶2克,枸杞子、食盐各500克 。
做法:食盐入锅炒热后 , 加入枸杞子炒至发胀时为止,筛去食盐,制得盐炒枸杞子,饮时与红茶一起冲泡 。每日1剂,每次取盐炒枸杞子15克,加入400毫升开水冲泡后 , 分3次温服 。
功效:本茶具有滋阴敛汗的辅助功效,适合潮热盗汗者饮用 。
五味子红茶
用料:红茶1克,五味子、枸杞子各5克 。
做法:将上述材料放入茶壶中,用沸水冲泡 , 加盖,闷泡10分钟饮用 。
功效:润肺养阴 , 对于自汗、盗汗、气短体虚等有缓解作用 。
生地黄鸡
用料:生地黄250克,乌骨鸡1只,饴糖150克 。
做法:首先将鸡清洗干净,然后地黄、饴糖和匀,藏入鸡腹中,放入锅中蒸熟即可食用 。
功效:适用于盗汗少食,腰背痛,骨髓虚弱 , 身重气乏者 。
韭汁肉饼
用料:韭汁、瘦猪肉各30克,盐适量 。
做法:韭菜洗净,捣烂取汁,瘦猪肉剁成肉饼,同韭菜汁拌匀,盐调味,蒸熟,1日分2次食用 。
功效:适用于小儿盗汗 。
羊肉黄芪桂圆汤
用料:羊肉90克 , 黄芪15克,桂圆肉10克,山药15克,盐、麻油适量 。
做法:将羊肉洗净,切成丝,山药去皮洗净捣碎,与羊肉丝、桂圆肉、黄芪一同放入烧锅中,加水800克,加热煮沸 , 改用小火炖至羊肉熟烂汤浓,拣去黄芪,加入盐、麻油调味,即成 。每天吃一次 , 连服15天为一疗程 。
功效:补脾益肾,补气升阳,固表止汗 , 宁心安神,适用于小儿病后体弱盗汗,饮食量少 。
猪肾山药归参汤
用料:猪肾1个,山药5克,当归5克,党参5克 , 生姜1片,盐适量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