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管理】
1、搭棚:出苗后,应及时去掉覆盖草,搭设阴棚,荫蔽度保持在30%左右 。
2、施肥除草:苗高9厘米左右时,施稀的人粪尿水,浓度为1:5 。以后每隔1~2个月施肥1次,浓度可逐渐增加 。做到经常除草、松土,雨季时注意排水防涝 。幼树期间 , 每年应施2~3次,以1:4的人粪尿与清水混合均匀,于树旁开沟浇施 。成林结果于6~7月开花前施塘泥,或充分腐熟的猪、牛粪等,以增加养分,进行开花结果 。采果后再施1次肥,使其很快恢复长势 。施肥结合除草 。
3、修剪:从苗期开始,及时剪除茎部的侧枝,以利早曰出圃定植 。定植后的幼树长到1.5m时需要打尖,修枝整形,使其成矮化植株,以利于摘果 。
4、病虫害防治:棕胸金龟子(中华金龟子)是危害诃子主要害虫之一 。幼虫咬食地下根系的表皮 , 成虫咬食诃子嫩梢和新叶,使整株秃顶或光杆 。防治方法:成虫出土活动期 , 采用灯光诱杀或利用其假死性,摇树进行人工捕杀;害虫发生期,喷90%结晶敌百虫800~1000倍液,每4~5天进行1次,连续4~5次,可杀死大量害虫 。
【收获与加工】一般于秋末冬初选择晴天采收 。将采摘的果实 , 摊放于晒场上晒干,晒时要勤翻、轻翻,忌雨水淋湿 , 以免果实发黑、发霉 。当果肉晒至干缩起皱,摇之具响声为止 。或置于沸水中,烫5分钟左右取出晒干 。晒时不宜翻动,以免颜色变黑,不光润,影响品质 。
夏摘或拾取被风吹落的幼果,经蒸熟后晒干,商品称“西藏青果” 。
【药材形状】
1、诃子:呈长椭圆形或卵圆形,长2~4厘米 , 直径1.3~2.5厘米 。表面黄棕色,略有光泽,具5条明显的纵棱线,纵棱线之间有1~2条明显或不明显的纵向凸起 , 并可见有细密的横向纹理,基部有圆形的梗痕,果肉厚2~4毫米,黄棕色或黄褐色 。果棱长1.5~2.5厘米 , 直径0.8~1.5厘米,淡黄色,粗糙,坚硬,种子狭长纺锤形 , 长约1厘米,直径2~4毫米,种皮棕黄色 , 子叶2,白色,相互重叠卷旋 。无臭,味微涩而后甜 。
【诃子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2、西藏青果:夏季摘取或拾取被风吹落的幼果,经蒸熟后晒干,为“西藏青果” 。果实呈长卵形,略扁,有的稍弯曲 , 长1.5~3厘米 , 直径0.5~1.2厘米 。表面黑褐色,具明显纵皱纹 。质坚硬,断面褐色 , 有胶质样光泽,以核不明显者为佳 。无臭 , 味苦涩,微甜 。
- 黄芩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知母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使君子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白术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当归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泽泻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防风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黄芪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桔梗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伊贝母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