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概述】白术是常用中药材,具有悠久的生产栽培和应用历史,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能 。本品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rnacr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 , 主要分布于浙江、湖南、江西、四川、安徽等地 。
【生长环境】 白术喜爱凉爽,忌高温多湿;根茎能耐寒 。1年生幼苗约220天,2年生时间更长 。生长过程中,3~4月苗架长势快,6~7月生长迟缓,7月以后正是长根、茎的时期(地下根茎长大的时刻) 。药农有句俗话“白术难过三伏天 , 过了三伏保丰年” 。因为5~6月间天气时晴时雨,地里湿度亦随之时冷时热 , 这时最易遭受病害,特别是排水不好的地方,病害蔓延最多、最快,甚至造成成片的死亡 。白术是一种性喜短日照的植物,不宜生长在当西晒的地方,但太荫蔽的地方也不好 , 一般宜栽种在上午当东晒的地方 。对土地的选择不苛,一般以土质厚、肥沃、松软、排水好、保水力强 , 稍带酸性的黄壤土为好 。忌连作 。所需的肥料以氮肥、钾肥最好,磷肥次之 。
【种植技术】种白术的方式很多,有1年收的 , 2年收的,也有3~4年收的 。1年收的系采用直播,产量低,品质差,收益少 。不过是当年种,当年就有收,这种方式,现在采用的极少 。3~4年收的 , 占地久,投资大 , 又怕病虫害死亡,同时根茎在后期生长缓慢,因此,多已不采用 。现在多采用2年收的方式,此法,须先一年育苗种“子药”,即播种育出的苗茎,以备移栽种植 。
1、育苗:培育好“子药”是保证白术丰产的重要一环 。须注意做到:
(1)选地整地:白术最忌高温多湿 , 苗床须选择未种过作物的黄泥地 , 既要干爽阴凉,背西晒,又要经得干旱,不生草,最好是选择油茶林有天然荫蔽朝东背西的地方作苗床 。整地时要犁得早,耕得深 , 一般应在头年冬天进行,深度保持在13.5~17厘米深,捡净杂草,使土壤充分风化 。播种前要细耙,做成100~135厘米宽 , 27厘米高 , 230~264厘米长的厢 , 
再用凳子压紧一下 。厢的周围做小边 , 厢做好后,应下足基肥 , 一般每667平方米施下腐熟的猪人粪750~1000千克,然后盖一层薄薄的生黄泥 。据群众经验 , 子药不能追肥,如追肥第1年根茎长得大,第2年易瘟蔸 。如天气干旱 , 苗子萎缩 , 可用石膏水(1千克石膏对水50千克)下半夜去浇淋,以便增加土壤水分 , 使苗子生长正常 。
(2)播种:春分后至清明前选择阴天或晴天播种,每667平方米播子4~5千克 , 播种时要稀、要匀 。播后每667平方米施放石膏粉10~15千克,然后盖上3~4厘米厚的干细黄泥土或火土灰,上面再覆盖一层丝茅路萁(路边、田埂边上的杂草)、稻草等(丝茅路萁应注意上面没有结子的才能用),这样一不板土,二不生草,三又耐旱 。
(3)除草:种子下土后,10~15天就会生苗,这时应注意见草就拔,不让草长起势 。扯草时应注意莫带动幼苗,否则幼苗会死亡 。群众说:“除草除得早,苗子长得好,既不花时间,功效也提高 。”可见及时拔草在育苗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
(4)收种储藏:子苗(苗种)到立冬边叶色褪黄时就要挖 。收挖时应将好的、有病害的分别收放,注意不要伤皮,不能见太阳 。收回后用小刀切去苗口(莫切坏小术的禾口),去掉须根,堆在地板上吹干水分,然后储藏 。选青禾口,皮青秀、色带黄、大小适中(每0.5千克约100个,形似瓶状),无病斑的作种 。储藏办法,先将松软、不干不湿的黄泥土(太干的泥土吸收种子水分,太湿的泥土易使种子冰冻烂坏)铺在地板上,厚7~10厘米,上面均匀铺23~27厘米厚的子药,以一层一层的加上去,然后将门密闭,用纸封去空隙 。子药最怕霜风吹,所以靠壁和窗的地方 , 黄泥应铺多些,并应经常在晴天中午检查 , 发现腐烂的应立即剔除 , 防止蔓延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