诃子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概述】诃子为较常用中药材 。始载于唐、《新修本草》,原名诃黎勒 。具有涩肠敛肺、降火利咽的功能 。《本草纲目》记述:“诃子来源波斯舶上 。”本品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Tminailiachebula Retz. 或绒毛诃子Terminailiachebula Retz. Var tomentella Kurt.的成熟果实 。诃子主产云南、广东、广西等省区;绒毛诃子主产云南永德、镇,龙陵等地 。多为野生,亦有少量栽培 。
【生长习性】诃子生长于亚热带地区,海拔500~2000米、温暖、向阳、丘陵坡地的稀疏林缘中,多在质地疏松的土壤中生长 。性喜温暖、湿润、能耐旱、耐寒 。
【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育苗地宜选向阳、排水良好、近水源的沙质壤土、森林灰化土以及冲积土 。拣净石块、除去杂草 , 深翻细耙后作畦 , 畦宽、长视地形而定 。畦面表土层加沙混合均匀,待用 。
移植地宜选向阳疏林山坡、丘陵或屋前屋后、园边地头 。土壤以肥沃疏松、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壤土、腐殖质土、森林灰化土、冲积土为好 。选地后,要铲除周围杂草,挖穴,穴视苗的大小而定 , 一般宽40~50厘米,深30~40厘米,穴底施足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作底肥 。
2、种植方法:
(1)有性繁殖:
①选种:诃子品种较多,果实形状大小差异较大 。广东分大诃子及小诃子(又称玉诃) 。大诃子果实呈椭圆形 , 五棱明显,果大,肉薄;小诃子果实卵圆形,棱不明显,果小,肉厚,质量较好,可作种用 。云南诃子商品分长果形和圆果形 。长果形干果皮皱缩 , 呈5~6棱 , 质量较好,多从该种母株选作种用 。选长势健壮、产量高、质量好,树龄20年左右,于冬季采摘粒大饱满,充分成熟的黄色果实作种 。除去果肉,用快刀轻轻从种壳中部劈开,取出种仁,略催芽 。
②催芽:选向阳、高燥平坦近水源处,底部平铺清洁沙,把种仁均匀地放在沙面上,盖一层细沙,再放一层种仁,如此放5~8层,顶层盖细沙4~5厘米,淋水至沙层全部湿透,然后覆盖塑料薄膜 。2~3月催芽五六天即可发芽 。发芽率一般为60%~80% 。温度越高,发芽越快 。待有大量种子发芽时即可播种 。
③播种:一般采用点播,在畦上开沟,按行距30厘米、株距25厘米放1粒种子,覆土3~4厘米,然后用稻草覆盖畦面,以保持湿润,以利发芽 。在旱季注意遮阴 , 勤浇水,保持苗床湿润 。播种后约10天便陆续出苗 。每667平方米可育苗6000~7000株 。
④定植:育苗2~3年,苗高Im左右,按行距10~13米进行定植 。
采用种子繁殖,结果迟 , 产量低,质量差,生产上一般不采用 。
(2)无性繁殖:
①嫁接繁殖:嫁接用砧木为种子繁殖的实生苗 , 接穗为结果盛期树龄丰产母树的健壮枝条 。嫁接方法有楔接(又称枝接)和芽接 。楔接:在定植3年左右的幼树上 , 截粗10厘米的树杆,截面用快刀纵剖10~15厘米深,把优良品种的接穗(粗1.5~3厘米),削成楔尖形(如V字形)插入纵剖的裂缝内,使形成层穗合贴紧,用蜡把接口敷上 , 再用塑料薄膜包裹好 , 以确保成活 。3~4月嫁接,大约30天即能愈合抽芽 。
②芽接:1年生的实生苗 , 高达1m左右的可进行 。从优良品种的芽条上,削取鸭舌形的芽片,小心削去木质部 , 在砧上割开同形略大的皮层,剥去皮部 , 进行贴接,用塑料薄膜由下向上一环压一环地捆紧,注意勿压芽头,成活率可达86%左右 。芽接苗生长迅速,2年生高可达3米左右 。
③根蘖繁殖:诃子砍伐后,从根部萌发出大量的新芽,利用这新芽,进行移栽,也可以让其自然繁殖生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