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达利与毕加索差不多都是同一个人,你怎么看呢?( 二 )


有人说达利与毕加索差不多都是同一个人,你怎么看呢?

文章插图
这幅画与《在窗前的女孩》完成于同一时期 。他细致地描绘了妹妹背后的三缕卷发,将表现力和细致的技法融为一体,标志着他画技的成熟 。这年秋天,毕加索在巴塞罗那的达茂画廊看到了这幅《背对着我们坐着的少女》,或许是玛丽亚脑袋后三缕头发的样式,让毕加索想起了自己早期的一幅素描,他给予这幅画以高度的评价 。一些新闻媒体和艺术评论家也纷纷给达利这些作品以好评,达利由此开始确立了自己的名声 。
此时的达利,还没有形成自己成熟的风格,仍然处于对各种现代绘画风格的模仿、借鉴和探索之中,当然,他更没有想到用超现实主义的理念去掀起大海的皮肤 。而在这段时间,他开始用自己的方式来观察自己家乡的景色并将其表现出来,父亲、妹妹也经常成为他的模特,这种“寻根”式的精神探索,给了达利艺术创作丰富的养分 。于是我们看到,从1925年开始,一个全新的达利诞生了 。
有人说达利与毕加索差不多都是同一个人,你怎么看呢?

文章插图
解决了创作题材问题后,达利对于各种现代流派的绘画理念与技法仍难做取舍 。他依然渴望把毕加索开创的立体主义经验与传统优雅的古典主义手法结合起来,但他对这些技法的应用显得还不成熟 。在这两幅画中,他对妹妹衣服褶皱、毛巾堆叠的效果处理上,采取了高度概括的方式,试图消减其作品的描述性和表现性的成分,这让这幅画的一部分带有一些几何化倾向的结构,但他做的并不坚决 。在对室外风景的描绘中,则有着古典式的严谨和呆板 。整体画面偏冷色调,他用了大量的蓝色、绿色——这是达利年轻时期作画时喜欢的调子 。这就像20多年前,年轻的毕加索经历“蓝色时期”一样 。这种调子的应用,让他所描绘的景色虽然如此优美,却更加散发出一种浓郁的惆怅情绪 。
经过了少年时期的迷茫和青年求学阶段的探索后,达利接触到布勒东等人的超现实主义理念,从1929年开始,逐步成为了超现实主义的绘画的干将 。但是他始终没有忘记向毕加索致敬 。
有人说达利与毕加索差不多都是同一个人,你怎么看呢?

文章插图
毕加索(1881年——1973年)和达利(1904年——1989年)怎么能是一个人呢?他们分明是出生在不同时代的两个绘画大师,毕加索出生在西班牙南部城市马拉加,这是一个人口60余万,非常有名的地中海港口城市和世界旅游名城,因为靠近非洲大陆,所以,这里受伊斯兰文化影响较大,城市里分布着许多清真教堂 。
有人说达利与毕加索差不多都是同一个人,你怎么看呢?

文章插图
达利《永恒的记忆》
【有人说达利与毕加索差不多都是同一个人,你怎么看呢?】达利出生在西班牙东北部小城菲格拉斯,南部距离西班牙历史名城巴塞罗那不足120公里,北边20公里处就是法国边境线 。菲格拉斯实际上是一个人口只有几万人的小镇,只因为这里诞生了达利,因此,才让这个小镇被世人广为人知 。
如果说,毕加索和达利都是20世纪西班牙籍绘画大师,这个没有错,但他们绝不是一个人 。
有人说达利与毕加索差不多都是同一个人,你怎么看呢?

文章插图
毕加索《无题》
并且,两人的绘画风格完全不一样 。
毕加索被誉为“西方现代艺术创始人”,是因为他正好出生在19世纪末期这个时间点上,此时,正是西方现代艺术理念开始萌芽之时,各种艺术流派争先恐后的出现 。先后有印象派、后印象派、野兽派、表现主义、抽象派、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等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