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观太白《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
此诗除了四五句失粘(上一联下句第二字与下一联上句第二字平仄相同为粘)外,完全符合格律,每一句都是整饬的律句,这是与《黄鹤楼》的半古半律有明显区别的 。《黄鹤楼》的黄鹤是每一句用一次,太白的凤凰则集中在一二句,不妨碍三四对仗,这是直接借鉴沈佺期《龙池篇》“龙池跃龙龙已飞,龙德先天天不违 。”可以说两诗的创作各有千秋,《凤凰台》也并没有“抄袭”《黄鹤楼》 。
那么两首诗到底谁更厉害呢?前有辛文房《唐才子传》的“抄袭讹传”,后有严羽《沧浪诗话》“唐人七言律第一”的定调,后世论诗者大都倾向于崔诗或认为两诗等量齐观 。这自然有对盛唐气象的思辨,但也似乎少不了那么一丝若有若无的人云亦云 。而用今人的上帝视角去看两首诗,风云窃以为太白更胜一筹 。
思想上,崔诗登楼,李诗登台,都有吊古伤今之意 。而崔诗在黄鹤白云后,继而写景,并未说透,乡愁是极易引起共鸣的,便也显得单薄 。而李诗则用三四两句来怀古,五六写景,虚实有度,又不事雕琢,便觉超然,此李诗高 。
气势上,崔诗前二联古风占尽“地利”,三黄鹤一白云,一气之下,又飘然而止 。虽“吴宫花草埋幽径”一联的厚重,稍补李诗不足,仍无法轩轾,此崔诗高 。
同样写景,“三山半落青天外”一联的辽阔壮丽,崔诗“晴川历历汉阳树”一联便拍马不及 。或说,融情于景才是主旨,崔诗日暮不见乡关之愁融于细腻的江景,李诗浮云蔽日不见长安之愁融于壮丽的江景,各自相得益彰,未易甲乙 。
这样下来,两首诗还剩下唯一相同的地方,“使人愁”,前边已经说了《黄鹤楼》是不见乡关的乡愁,而《凤凰楼》则是不见长安的“怀才不遇”之愁,这愁还同时包含了对“浮云蔽日”的忧虑,结合“吴宫花草”联来看其中的爱国情怀,又不是崔诗能比的了 。
太白搁笔,自是一时美谈,“不可无一,不可有二”也诚如公论,而太白的气,也都短在《鹦鹉洲》的长洲孤月中了 。《凤凰台》早脱出崔诗藩篱,凌云妙手自成一家,仍被古来论诗者抓住不放,颇感无奈 。
手机打字,就到这里,粗言浅见,欢迎批评指正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宋太宗刻版为: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该版韵律似乎强于现版 。若论《凤凰台》与《黄鹤楼》较高下,二首不分伯仲,皆为唐人七律诗的极高水平 。为后人留下的宝贵的文化财富 。一己之见,敬请指正 。
- 李白在马鞍山东西梁山写的诗?
- 李咏走了,冯小刚发声哀悼有问题吗?
- 日本愤青刺伤李鸿章,为清朝减少1亿两白银赔款,那么这个青年的结局如何?
- 李幼斌版的《亮剑》为什么会成为在翟鸿燊讲课时的模版?
- 其二 李商隐马嵬的翻译?
- 李云迪有女朋友吗?为什么39岁还不结婚?
- “药圣”李时珍养生秘诀:记住3点,福寿双全
- 李白,为什么要写《秋浦歌》?
- 李连杰《海洋天堂》只要了一块钱而《敢死队》要了一亿,怎么看?
- 李温是唐朝第几个皇帝?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