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吞王健林77家酒店, 狂宰孙宏斌130亿, 他成为2017年最大的赢家

豪吞王健林77家酒店, 狂宰孙宏斌130亿, 他成为2017年最大的赢家

----豪吞王健林77家酒店 狂宰孙宏斌130亿 他成为2017年最大的赢家//----

豪吞王健林77家酒店, 狂宰孙宏斌130亿, 他成为2017年最大的赢家


"multi_version":false

\r\n

\r\n与内地众多知名的地产富豪相比 , 在公众眼里 , 李思廉的名字稍显陌生 。 1957年出生于香港 , 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毕业 , 是位名副其实的高材生 。 \r\n在国内的房地产大佬中很少有人像李思廉一样 , 不但拥有高学历还同时具有香港的经历 , 在耳闻目睹了香港传奇地产大佬们的崛起之后 , 李思廉毅然与来自内地的张力共同创立富力集团 。 20年来 , 李思廉一直是富力背后的指挥官 。 \r\n错过地产黄金十年 , 当龙头企业高歌猛进冲刺5000亿时 , 富力还在千亿征途上艰难跋涉 。 掌舵者李思廉寻求突破之际 , 正巧碰上融创与万达的“世纪交易” , 临门一脚搭上顺风车 , 谈笑间砍价百亿 , 接下万达77家酒店 。 \r\n富力地产这一次堪称是独辟蹊径 , 通过收购万达旗下77家酒店 , 加上原本自有的在全球已开业和建设的24家高级酒店 , 总共拥有超过100家酒店 , 将“全球最大的五星级酒店业主”的头衔收入囊中 。 \r\n李思廉 , 1957年香港出生 , 李思廉大学出来的第一份工是证券金融从业员 , 他对数字很敏感 , 应用到生意上就是“要坚持以利润为核心 , 因为利润是最直接的数字 , 只有数字上算赢了 , 才能步步为赢” 。 \r\n张力性格外向果敢 , 李思廉则内敛含蓄 , 但两人都喜欢脚踏实地 , 一接触就成了好朋友 , 随即开始了长达数十年亲密无间的伙伴关系 。 \r\n

\r\n90年代初期 , 恰逢广州楼市开始急速升温 , 各路人马纷纷杀入 , 张力为之怦然心动 。 但考虑到自己资金不足 , 他想找一个合作伙伴 , 首先想到的就是好朋友李思廉 。 有了和朋友一起创业的想法 , 张力心里很激动 , 打电话和李思廉一讲 , 李思廉一听也很激动 , 连声说:“好 , 好!”因为在这之前 , 他也想过要创办一家房地产公司 。 多年以后 , 提起他们决定携手创业时 , 两个人都认为 , “很简单 , 我们是心有灵犀 , 一拍即合 。 ”\r\n1993年 , 李思廉与张力以2000万元资金携手进军广州房地产业 , 拆迁广州嘉邦化工厂建设广州名震一时的富力新居住宅楼 , 赚得第一桶金 。 此后多次上演“拆旧厂、建新房”的好戏 , 连续多年获得广州房地产销售冠军 。 到1999年 , 成立刚5年的他们 , 年营收已经突破20亿 , 位列广州房地产综合实力第一 , 还成了民企纳税冠军 。 \r\n20年来 , 张力与李思廉把富力集团的能量发挥到了极致 , 其销售额从1995年的3000万元增长到2012年的303.7亿元 , 公司也从起步时10多个人的小公司发展到成为今天名副其实的地产大鳄 。 2007年 , 李思廉以180.7亿元的身价 , 位列新财富中国富豪榜第三位 。 \r\n富力的全国和两条腿发展战略 , 曾使其取得30亿元的年销售业绩 。 随后 , 富力以广州为基点不断进军北上 , 一边开发购物中心和写字楼 , 一边大举进军酒店业 。 富力虽然不是规模最大的地产企业 , 但它一直按照李思廉的规划稳步前行 。 其核心思想便是赚钱:先追求利润 , 再思考规模 。 \r\n

\r\n对于酒店业务 , 富力地产可谓一往情深 。 2008年便开始起步 , 截至2016年 , 含合资项目在内 , 富力旗下已落成、营运或开业筹备中的酒店数量已达33家 , 散布在香港、纽约等各大城市 。 7月拿下万达的77家酒店业务后 , 富力旗下酒店数量已达百家 , 将跃升成为世界最大的五星级酒店业主 。 \r\n按照万达与融创的联合公告 , 那76个酒店作价335.95亿元 。 现在 , 富力老板李思廉把价格砍到了199.06亿元 , 还额外再加了1个酒店 , 变成了77个酒店 。 粗略算一下 , 李思廉拿到的价格 , 差不多打了6折 。 有报道称 , 收购万达酒店 , 富力用的全部是自有资金 , 能一下子拿出200亿现款 , 这恐怕也是李思廉敢于讨价的底气 。 王健林也直言 , “放眼全球 , 能以这个较低价格批量收购酒店的机会 , 100年可能就这么一次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