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尔王英文读后感 李尔王读后感800字




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凄美爱情悲剧,到《李尔王》的家国悲剧,再到《奥瑟罗》的疑爱悲剧,以及《哈姆莱特》的复仇悲剧 。在这些悲剧中我们看到的是形形色色的不同的人物,是各色各样的人物特点 。因此看完这些悲剧之后有感而发,写下了四篇读后感 。
从《罗密欧与朱丽叶》浅析凯普莱特的性格特点
从《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戏剧之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罗密欧的多情和朱丽叶的忠贞,还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富有个人特色的角色 。其实这部戏剧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悲剧,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喜剧,他是介于二者之间的 。但是,我们可以知道罗密欧与朱丽叶之死却的的确确是一个悲剧,那么这样的爱情悲剧究竟是谁造成的呢?我认为在这出悲剧之中,朱丽叶的父亲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是在他的推动下促成了朱丽叶的死亡 。
朱丽叶的父亲虽然是出场不多,但是恰恰是他的存在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和转折……
朱丽叶其父凯普莱特实实在在是一个脾气暴躁、急切的人物,一出场就大喊:“什么事吵得这个样子?喂!把我的长剑拿来 。”一看见自己的仇家蒙太古就完全失去了理智,愤怒席卷全身,从他一出场就要拿长剑我们可以看出他性格之中的暴躁 。这就为以后他在逼迫朱丽叶下嫁给帕里斯埋下了伏笔 。在他和帕里斯商量好了要朱丽叶出嫁之后,性格急切的他马上就决定要朱丽叶在星期四出嫁,并且叫凯普莱特太太连夜去朱丽叶房间告诉她准备出嫁 。但是坚贞的朱丽叶因为和罗密欧已经秘密结婚了而拒绝了父亲的请求,于是性格暴躁易怒的凯普莱特开始大骂朱丽叶,用上了很多的粗俗的语言——“像她这样一个贱丫头,我们替她找到了这么一位高贵的绅士做她的新郎,她还不想想这是多大的福气吗?”;“不要脸的死丫头,贱东西!”;“该死的小贱妇!不孝的畜生!”;“好,也许他可以劝告劝告她;真是个乖僻不听话的浪蹄子!”;“嘿,倒说得有理,这个淘气的小杂种!”,从这些咒骂朱丽叶的话我们可以看出他性格的急切和暴躁 。而朱丽叶之所以会假死也是因为父亲的逼婚,如果父亲不是那么急切的逼迫那么我们可以想象朱丽叶也不会如此的出此下策,那么死亡将不再逼迫她就范 。
【李尔王英文读后感 李尔王读后感800字】其实急切和暴躁只是凯普莱特的一面,他其实也是一个比较顾全大局的绅士 。在罗密欧闯入自己家的宴会时,他不像年轻冲动的提伯尔特那样想要急切的与蒙太古家的罗密欧一决高下,而是劝说提伯尔特——“说句老实话,在维洛那城里,他也算得一个品行很好的青年 。我无论如何不愿意在我自己的家里跟他闹事 。你还是耐着性子,别理他吧 。我的意思就是这样,你要是听我的话,赶快收下了怒容,和和气气的,不要打断大家的兴致 。”其实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凯普莱特其实也并非是粗俗无礼之人,在大事情上他还是有自己的作为一个贵族的自觉的 。他在大事情上的决断能力可以让我们看出他其实是一个有地位的贵族 。
其实在莎翁笔下的凯普莱特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他没有很好很善良,他甚至很好色,年轻的时候有些风流,他不完美但是很真实 。他像一个父亲但是他也有点像刽子手,是在他的促使之下,他亲手埋葬了自己的女儿 。
但是最后的两家握手言和的场面也让我们看到了凯普莱特作为一个父亲对于自己女儿的爱,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非常爱自己女儿的父亲,甚至有些时候会对自己的女儿恶语相向,但是他的确是爱朱丽叶的父亲 。在朱丽叶去世之后他意识到了两家的仇恨让他们都将活在痛苦之中,于是他主动地牵起蒙太古的手,让两家握手言和 。因而我认为凯普莱特虽然性格有缺陷,但是他的的确确是莎翁塑造的一个很丰满的人物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