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根基论者认为,虽然有现实的利益关系,一个人常常会为了族群认同而牺牲自己的利益 。他们强调的“族群”是依赖成员间“共同的起源信念”或“想象的血源联系”而产生彼此有根基性情感的人群,也就是说,族群是一种非常本质性的血缘群体 。以此来说,人类的空间关系属于空间资源共享、分配与竞争的范畴,属于现实利益关系的范畴,与根基性情感无关 。
从原初社群概念出发,如今我认为,人类最基本的族群认同与根基情感,其实是血缘(根基论)与地缘(工具论)结合在一起的,后来才发展成血缘与地缘分开的社群认同 。哪怕到了今天,原初社群的这种原初性认同仍然具有强烈的情感驱力 。比如,我们现在所说的国族认同,nation state,“nation”是一个想象的族群(共祖血缘社群),而“state”是一个有主权领域的群体,其实还是把血缘与空间结合在一起的原初社群认同 。
所谓的母系社会,其实还是男人掌权的舅权社会
新京报:你在书中还提到“舅权”概念 。相比父权社会,舅权社会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组织形式,有哪些特征?在当今从家庭到民族国家的各类社群形态之中,舅权是否还有残留?
王明珂:事实上,真正的舅权社会就是我们所谓的母系社会 。我们常常把母系社会当做女权、女子当家的社会形态,但在很多人类学家看来,母系社会其实是一个舅权社会,还是男人掌权的社会 。
它和父权社会的区别在于策略不同 。父权社会的策略是把女儿嫁出去,把太太娶进来,然后用这样子的婚姻关系,对外建立结盟关系,对内让这个群体的财产权力可以往下传承 。舅权社会的策略就是把姐妹管在家里,你的财产是传给你姐妹生的小孩 。所以说到底,都还是男人掌权 。此外,如果去计算男女双方在家庭里面付出的劳力,女性还是主要的付出者 。
早期的人类学家罗宾·福克斯(Robin Fox)曾写过一本有关人类亲属关系(kinship)的书,他在里面提到人类亲属关系的几个原则,其中之一就是男人掌权 。这在今天依旧是一个客观事实 。

文章插图
Robin Fox: Kinship & Marria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新京报:如果舅权社会就是我们所谓的母系社会 。那么,父权社会中的舅权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王明珂:我记得在中国某些地方的礼俗中,家庭里外面嫁来的女性死了,最早要通知母舅,盖棺之前也需要母舅来操持特定的仪式 。而羌族在母舅权力的表述上更加明确,家里只要有人死了,无论男女,母舅必须要来进行如验尸的仪式,似乎为了确认死者是否为非正常死亡 。
这也反过来说明,在以兄弟构成的父系家庭里面,兄弟之间一方面是合作的,一方面是区分的,一方面又是彼此斗争的 。同时,这些兄弟都会靠着外来婚姻的母舅权力,来彼此制衡,也就是说,母舅是有一点介入父权主体里面的外来力量 。
新京报:在之前的一次采访中,你提到:“比起族群、阶级等区分,人类的性别差异更早被政治化、意识形态化,而成为种种社会偏见,并深植于人类社会组织、文化与宗教之中 。”为何性别差异最早被政治化与意识形态化?
王明珂:我有必要修正一下之前的看法 。女性的地位在不同的社会里还是不太一样的 。以前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讲的是羌族的弟兄故事 。你想想看,几个男人怎么会生出一群人?女人在哪里?怎么提到祖先,只有弟兄,而没有女性 。这本身就很荒诞 。
如果我们以羌族的弟兄祖先故事来讲,男性中心主义的确很早就存在了 。但同样的弟兄祖先故事在云贵一带就完全不一样 。比如云南自古流传一个叫做“沙壹与九龙”的传说故事 。沙壹是一名女性,有一回,她在河边洗衣服时碰到一块木头,就怀孕了,生下10个小孩 。后来她带着10个小孩在溪边玩,忽然有一条龙跑出来说,我的小孩在哪里?九个小孩都吓跑了,剩下一个吓呆了,坐在那里不动 。结果龙就舔了这个小孩,这个小孩就是“九龙” 。后来他们就讲,九龙和其他九个兄弟和本地10个姐妹结婚,生下10个族群 。
- 农村宅基地可继承吗有哪些条件
- 怎样让宝宝胆子大一点 怎么让孩子胆大一点
- 大一班运动会口号大全 大学运动会班级口号
- 城镇宅基地现在能过户吗
- 农村宅基地能否继承 农村宅基地规划
- 大一新生军训寄语 新生大一军训标语
- 农村宅基地上的房屋可以买卖吗
- 把宅基地卖了会受到什么处罚 房子卖了宅基地怎么判
- 宅基地自建房是否要交房产税
- 怎么样才能让宝宝拥有一头好头发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