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高中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题( 五 )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
夜宿田家
戴复古
簦笠相随走路歧,一春不换旧征衣 。
雨行山崦黄泥坂,夜扣田家白板扉 。
身在乱蛙声里睡,心从化蝶梦中归 。
乡书十寄九不达,天北天南雁自飞 。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走路歧"可见诗人四处漂泊,行踪无定;"旧征衣"可见诗人之困 。
B.诗人有雨行山路之苦,又有夜宿田家之喜 。一"苦"一喜",对比鲜明 。
C.庄周化蝶,真实与虚幻难分,诗中运用典故,抒写了诗人迷茫怅惘之感 。
D.诗歌以景结情,以"自飞"写大雁,使客观景物带上了浓厚的主观色彩 。
2.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写道:“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请赏析戴诗和辛词中“蛙声”运用之精妙 。


8.答案:
1.B;


2.本诗“身在乱蛙声里睡”写诗人夜宿田家的情景,“乱蛙声”三字写出了乡村之夜所特有的音响 。在“乱蛙声”中竟能慢慢入睡,这又从另一个侧面写出了奔波一天之劳累 。由于饱尝羁旅之苦,自然想家,因而下句则写梦中回乡 。“蛙声”以哀景衬哀情,表现诗人羁旅之苦、思乡之愁 。
辛词“听取蛙声一片”,写月明风清的夏夜,以蝉鸣、蛙噪这些山村特有的声音,展现了山村乡野特有的情趣 。“蛙声”以动衬静,写出夜行乡间的乐趣,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了词人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
解析:
1.B项“夜宿田家之喜”错,诗人的情感应是羁旅思乡的感伤 。


2.本题赏析的是戴诗和辛词“蛙声”运用之精妙 。本诗是诗人在浪迹江湖时写下的作品,表现了其流落江湖时的感受以及思乡的情怀 。“身在乱蛙声里睡”写诗人夜宿田家的情景,“乱蛙声”三字写出了乡村之夜所特有的音响 。“蛙声”而曰“乱”,则是诗人移情于物,辞因情发 。而在“乱蛙声”中竟能慢慢入睡,这又从另一个侧面写出了奔波一天之劳累 。由于饱尝羁旅之苦,自然想家,因而下句则写梦中回乡 。“蛙声”以哀景衬哀情,表现诗人羁旅之苦、思乡之愁 。辛词“听取蛙声一片”,写月明风清的夏夜,以蝉鸣、蛙噪这些山村特有的声音,展现了山村乡野特有的情趣 。“蛙声”以动衬静,写出夜行乡间的乐趣,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了词人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
虞美人
秦观①
碧桃②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 。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 。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
[注]①秦观:“苏门四学士”之一,却不为世所用,一生仕途抑塞 。②碧桃,又名千叶桃花,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


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开篇“和露”两个字,让人想到碧桃的枝叶上挂着的晶莹的露珠,把水灵灵的碧桃呈现在读者面前 。
B.“轻寒细雨情何限”中,寒是“轻寒”,雨是“细雨”,诗人以动衬静,写出了春天风物宜人的特点 。
C.“不道春难管”,跟上一句构成对比,春光是如此美好,但是却不能长留在人间,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惋惜和无奈之情 。
D.本诗为一首咏物诗,仕途不顺的诗人以碧桃自喻,从中寄托了无人赏识、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感 。


2.“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描绘了碧桃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