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眼镜”和“小胖墩”不在少数 如何让校园体育更有趣?
学校需要因地制宜 , 找到符合学校特色且学生真正感兴趣的项目 , 从而让更广大的学生群体享受到校园体育活动的快乐
近日 , 湖南长沙长郡中学的一段街舞课间操视频在网上走红 。 高中生们在大课间跳着活力四射的舞步 , 青春气息扑面而来 。 街舞元素的融入让学生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 课间操不再是一种任务 , 而是成为释放个性的舞台 。 目前 , 通过丰富多样的手段引导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 , 已经成为不少学校的共识 。
“完全人格 , 首在体育” , 体育对青少年的教育作用早已被广泛认知 。 青少年不但可以在体育运动中学到遵守规则、尊重对手、理解合作、面对挫折 , 还有助于培养他们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
但目前我国青少年体质不甚理想 , “小眼镜”和“小胖墩”不在少数 。 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日前发布的《2018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体育与健康监测结果报告》显示 , 近七成的初中生视力不良 , 城市中的四年级学生只有30.5%有锻炼习惯(每周自主锻炼3次以上且每次超过30分钟) , 八年级学生中只有22%有锻炼习惯 。
如今 , 越来越多的学校提升了课间操、体育课以及校园体育活动的趣味性 , 用丰富的形式和个性化的创意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 , 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们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 , 也有利于减轻紧张的课堂压力 , 提高学习效率 。
长郡中学的大课间除了街舞操 , 还有武术操等其他方式 , 不同学年的课间活动也并不相同 。 该学校的老师表示 , 中学是学生们彰显个性的关键时期 , 要引导和保护他们对新鲜事物的兴趣 。 因此 , 校园体育活动中需要改变单一的活动形式和枯燥乏味的内容 , 不但要融入即兴、率真、活泼和时尚的元素 , 还要常换常新 , 给学生们更多选择 。
当然 , 不同的学生兴趣也各不相同 , 各学校还需要因地制宜 , 找到符合学校特色且学生真正感兴趣的项目 , 从而让更广大的学生群体享受到校园体育活动的快乐 。 更重要的是 , 要在兴趣的引领下 , 提升校园体育的质量 , 达到合理强度 , 让学生们不仅强身健体 , 还要掌握体育技能 , 最终养成受益终生的锻炼习惯 。
李 硕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