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方对五代机提出了新的思维:四代机制空,五代机用来打敌人的预警机和加油机 。根据新的作战需求,国产五代机需要极为出色的超音速飞行性能与更出色的隐身特性 。飞机制空能力的要求被降低,取而代之的是“预警机杀手”这样的定位 。
为了适应这种新的要求,沈飞与成飞都不得不对现有的方案进行修改,然而问题在于:成飞的方案修改难度更低,工作量更小 。鸭翼布局的超音速飞行性能本来就更加出色,基本就是调整飞机的展弦比,翼载荷 。而沈飞的雪鸮,这玩意要改起来,大概会改的妈都不认识 。
除此之外,歼-20还有很多优势,相比雪鸮的三翼面,歼-20的这个设计方案空重更轻,对发动机的要求小一些,巡航速度更高,作战半径更大 。
这个我不是黑,沈飞的雪鸮,这玩意在气动布局的先进性上,还不如俄罗斯的Su-57 。
在这个时候,沈飞已经基本算是认输了,雪鸮这个方案放在90年代军方看得上,但是到2006年的时候,军方不要 。于是成飞理所应当的拿下了国产五代机的项目 。
歼-14是落败的应该是多种因素 。美国当年研发第4代隐身战机,也拿出两款战机来竞标,最后F22获胜 。
当年YF22并不是不优秀,而是太优秀了,很多技术指标攻克不了,无法量产或者量产成本太高被军方淘汰 。
一辆战斗机优不优秀,是取决于能不能制造出来和能否量产,寿命、维护保养各方面的因素 。
我们现阶段要从无到有,从有到量,再从量到质 。纵观我们的发展是有这个规律 。
虽然我们现在放弃了歼14,但是我们从研发中还是有收益的,通过技术的积累,我们可以从歼14基础上研发出更好的战机 。
在2009年左右的时候网上有一架新型战机的全尺寸模型出现,虽然不知道该机是什么型号?但是从其采用鸭式气动布局和腹部DSI进气道以及内置隐身弹仓来看,其应该是一架注重机动性的隐身战机 。虽然后来这件事不了了知了,大家对于该机后来的何去何从也都没了兴趣 。
有人说上面这架未知型号的隐身战机是沈飞研制的,也就是后来被我们大家称之为歼14雪鸮的新型战机,其最早就是用于和现在已经装备服役的歼20竞争空军的下一代隐身战机项目的 。其实这也符合战机发展思路,比如早前美国的重型隐身战机项目招标的时候就有诺格的YF-23和洛马的YF22同台竞标、中型隐身战机项目招标的时候也有波音的X-32和洛马的X-35战机同台竞标 。而这么做的目的都是为了研制出一款更符合空军对于下一代隐身战机的诉求 。那这架未知型号的歼14隐身战机为什么会败给已经批量装备服役的歼20了呢?
其实雪鸮战机之所以败给成飞的歼20是有众多原因的,随着竞标结束后,关于歼14的各种消息也是满天飞,大家对于其竞标失败也有了了解 。我们知道沈飞有一个外国名字叫“沈霍伊”,就是因为其研制的很多新型战机都有前苏联苏霍伊的基因存在,所以其设计思想基本就是照搬了苏系战机的设计思想,比如这架雪鸮战机从其采用的三翼面+边条翼的气动设计来说在当时算是一种接近理论上得完美设计,再加上前置鸭翼和后置平尾的同时动作更能在照顾高升力体的涡力和机体配平上寻求平衡点,同时缩小的垂尾和鸭翼面积也有利于隐身和降低整机重量 。但是从其整体气动布局来看,仍然有苏37的影子在内 。而且其大胆采用的双三角翼设计虽然能够提供更好的超音速巡航能力,但是其超音速状态下的升阻比仍然不如歼20,也可以说是采用的比较另类的主翼拖了后腿 。
其次就是从其采用的三翼面气动布局就可以看出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超机动性,着和四代隐身战机的4S标准既有重合也有偏差,毕竟四代隐身战机最核心的还是隐身能力,而雪鸮战机为了提高超机动性采用的复杂气动布局既导致操纵变得越来越复杂也导致整机尺寸过大 。战机尺寸过大在任何时候都不是好事,特别是对于注重超机动性的隐身战机而言更是兵家之大忌,首先机体尺寸过大会导致整机的气动阻力过大,继而影响其高速飞行能力和稳定性,其次机体尺寸过大就需要推力更大的发动机来弥补一些气动布局上的损失,但是显然这不可能,毕竟一直以来缺乏合适的大推也是事实 。
- 杭州支柱产业有哪些 支柱产业有哪些
- 顶楼第二季谁将女孩推下楼梯的
- 新一个月的早安语 新一个月第一天早安语
- 三伏贴第一贴可以晚两天贴吗 三伏贴晚一天可以贴吗
- 淘宝女装在第几个层级比较好
- 法律规定代位继承是第几顺序呢
- 中国山水画第一神品《富春山居图》
- 2021年贺岁币有第二批预约吗
- 第三者责任强制险的概念是什么
- 新视野大学英语四课后答案 新视野大学英语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