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飞歼击机 沈飞第4代机歼


因为歼14雪鸮战斗机的尺寸太大,而且隐身太差,另外气动设计太过于保守了,可以看作是一个比俄罗斯的苏57还差的飞机,但是歼20却要强很多,比俄罗斯的苏57先进很多,设计也更加前卫,因此选择歼20是正确的 。
苏57+鸭翼就=歼14雪鸮 。
雪鸮是沈飞在俄罗斯飞机设计风格的基础上,依靠侧卫系战斗机优秀的气动布局加以改进得来的新一代战斗机,我们都知道歼20的尺寸很大,很多军迷已经觉得有些太大了,可是雪鸮比歼20还大,而且要大许多,因此雪鸮是一架很笨重的飞机,他为了加强飞机的机动能力,还增加了一对鸭翼,但是对飞机的隐身形成了破坏 。

沈飞歼击机 沈飞第4代机歼

文章插图
鸭翼不破坏隐身,前提是不增加操作翼面 。歼20也有鸭翼,但是人家歼20没有尾翼,因此歼20的翼面等于是没有增加的,翼面互相之间采用平行边缘设计后,飞机的隐身是有保障的,但是雪鸮不同,歼14的鸭翼是在飞机的常规布局之前加的,也就是增加了两个可动翼面,这本就破坏了飞机的隐身,再加上体积太大,因此隐身更差了 。
歼14雪鸮战斗机的数字化程度也没有歼20高,新技术的运用也不如歼20.歼20有全动垂尾,有侧阵列雷达,有机翼副雷达天线,有EODAS和EOST探测器,雪鸮一概没有,当然也可以后加,但是要对其结构进行较大的改动 。说白了,雪鸮是沈飞在吃透苏霍伊战斗机的基础上研发的,他和俄罗斯的苏57到有几分相似,去掉鸭翼就是苏57了 。
但是雪鸮的性能也不能说很差,他确实是一架五代机,具备完全碾压四代机的实力,但是作为未来的发展而言,新一代战斗机必须是新的平台和新的设计理念,而不是老的思想的修修补补,那样是没有未来发展潜力的,所以歼20能够战胜歼14.
过度迷信俄罗斯苏27设计是歼14雪鸮战机落败的根源!沈飞在中国空军现代化的路上发挥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苏系列战机国产化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然而正是因为沈飞吃透了苏27的技术,导致沈飞在设计下一代隐身战机的时候,在飞机的设计理念上受困于苏27的范畴 。雪鸮竞争失败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如果我国沿用歼14雪鸮的设计,那么我们现在的隐身战机很可能像俄罗斯的苏57那样,虽不至于做出一架拍扁的苏27,但是却会在隐身设计上大打折扣 。
什么是飞机的三翼面设计?看上去和鸭翼相同,为何不如鸭翼设计更先进?歼14在和歼20的竞争中拿出的气动外形是三翼面设计,而歼20是鸭翼布局 。这两款布局看上去前面都有一对鸭翼,那么有什么不同呢?三翼面设计的鸭翼和主翼平行,而鸭翼布局的前段鸭翼和主翼不在同一高度上 。三翼面设计的前段鸭翼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机动性,而鸭翼的主要作用是提升机体升力,同时辅助提升战机的机动性 。
三翼面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机动性,而且是过失速状态下,也就是亚音速飞行时候的机动性 。而鸭翼设计却侧重于提升战机的升力,在超音速状态下的机动性提升则要好于三翼面设计 。也就是说,在超机动性上,三翼面设计要弱于鸭翼设计 。在对飞机的超机动性能提升方面,鸭翼布局胜出 。
在隐身性能上,其实两者在主翼前段设置一对小的鸭翼,都会影响飞机的隐身性能 。不过三翼面设计对战机机动性的影响要远大于鸭翼布局 。对于机头隐身,其实两者是差不多的,只是别的方向的探测方面,因为鸭翼布局中鸭翼和主翼有一定的角度并且不在同一平面上,相比三翼面设计,对侧视隐身的效果更好 。
三翼面设计相对于鸭翼布局气动外形的缺点不仅仅是以上两点 。同时三翼面设计飞行操控更加困难,看似都在主翼前段增加了一堆鸭翼,但是这对鸭翼一旦和主翼位于同一平面,那么其飞行操控性的难度将会直线上升 。这对于飞机的航电系统就提出了极其苛刻的要求 。要知道,在歼14和歼20竞标国家下一代隐身项目的时候,是15年前的2006年,那时候我国的歼10才刚刚定型交付部队3年而已,航电系统的高要求还不足以完全满足三翼面的设计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