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情绪汹涌 , 越不要忘记常识 。
文 | 华商韬略 六 百
1961年6月 , 随着云南思茅最后一位患者痊愈出院 , 中国境内再无天花病例发生 。1981年 , 中国宣布停止接种天花疫苗 。

文章插图
但这不意味天花疫苗退出舞台 , 事实上 , 此后四十年 , 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一直在国家安排下 , 每年生产若干数量的“天坛株”天花疫苗 。
这是国家级的战略储备 。“灭绝的”天花病毒仍可能藏在世界某一角落 。储备 , 是为了避免毁灭性影响卷土重来时 , 无苗可用的可怕境地 。所以西班牙大流感虽然过去了一百年 , 但美国马里兰州的一个秘密实验室冷库里 , 依然存放着西班牙流感病毒 。
1989年 , 在将乙肝疫苗生产技术低价送给中国人民的同时 , 默克公司总裁罗伊·瓦杰洛斯还留下了一句话:
“预防医学是最好的医学 , 对付传染性疾病的最好办法是预防它 。”
这是疫苗的使命 , 也是疫苗企业的使命 , 而在33年后 , 默克已经是一家营收487亿美元、市值超过2300亿美元的全球公司了 。
【疫苗的辩证法】
当我们谈论疫苗时 , 总是会赞叹研发工作者的事功 。
比如中国生物制品科学奠基人齐长庆老先生 , 固定了牛痘和狂犬疫苗的“天坛株”和“北京株”;比如中国第一代病毒学家汤飞凡教授 , 成功分离了沙眼衣原体;比如病毒学巨擘顾方舟为一代代中国孩子带来的福祉——脊髓灰质炎糖丸 。
▲顾方舟
但当我们谈论疫苗时 , 一涉及到疫苗企业的收入和利润 , 又总是感到令人尴尬 , 扭扭捏捏 , 好像瞬间不那么光明正大 。
在新冠疫情中业绩爆发 , 2021年实现144亿美元净利润的科兴 , 就被媒体扣了若干帽子 。靠13价肺炎结合疫苗 , 2015年单产品收入就达62.5亿美元的辉瑞 , 在国人心目中也一直灰头土脸 。
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其实在每个人的心里:疫苗是预防传染性疾病的手段 , 是公众健康的屏障 。把一个带有公共属性的产品和赚钱联系在一起 , 不道德谈不上 , 心里不舒服总是有的 。而在中国文化中 , “君子不言利”又是特别重要的一条 。于是 , 从媒体关注到冷嘲热讽 , 甚至批评指责 , 疫苗行业是多发地 。
对“疫苗企业应不应该赚钱”、“科兴收入和利润是不是合理”这些命题 , 做一个非此即彼的二极管论断 , 当然是很简单的 。但遗憾的是 , 这对疫苗行业的发展没有益处 , 很可能也不是齐长庆、汤飞凡、顾方舟这些老先生们的意愿 。
老先生们为什么要“无私为国、埋首钻研” , 为什么不能靠大跃进和人海战术解决问题?中国制造业的规模化法宝为什么不灵?
这是因为疫苗、病毒研究领域存在天生的难度 , 在众多产业门类中 , 这是一条相对最难走的路 。
疫苗的根目录技术 , 历史上历经了三次巨变 。在1980年以前的经验时代 , 它靠微生物学的发展驱动 , 以病原体培养为核心;在1980-2000年的基因工程时代 , 它受分子生物学的发展驱动 , 以基因重组、表达为核心;在2000年后的信息时代 , 驱动它的是生物信息学 , 测序、组学分析又成了核心 , 经典疫苗学的研发思维被彻底颠覆 。
- 为什么丑橘不上火橘子上火
- 为什么要注重速卖通平台规则?规则有哪些?
- 面试被问为什么转行该如何回答
- 狸花猫千万不能养为什么 狸花猫千万不能养
- 西葫芦为什么长不成就烂了
- 刘阳买的药为什么要297
- 杨梅为什么那么多白色的虫
- 为什么宿舍的厕所格外臭 公寓厕所为什么那么臭
- 为什么叫遗孀
- 为什么731遗址下午不能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