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把故事写得一波三折( 四 )


至于如何体现,需要设计一个曲线 。
把读者最关心的问题抛出来,比如你的愿望是什么?你的信仰是什么,你的目标是什么,然后转嫁到主角身上,再然后就是根据这些目标设计障碍,不让主角轻易获得愿望,不让主角轻易到达目标 。
如同你坐山车,来到平缓处,又马上要爬坡,到了最顶端,刚想看风景,却又如坠悬崖,这就叫一波三折 。
但想达到这个水平,还需要多方设计 。
需要了解读者的心理,想要看什么 。
楼下有位朋友说用第一人称代入,这是小白的写法,以第一称所见所闻,的确可以达到五官相通,但你的视觉会受到限制,很难有全局观 。
没有全局观就容易迷失,有些地方无法写好,而且还有一个问题,第一人称有时写着写着会出戏,比如微风吹着我的头发,鬼扯,你能看到风把你的头发吹歪了吗?
很不自觉间,就会犯这问题,最好笑的是,有次看到一个作者写自己骑马,看到头发的飘带在空中飞,笑到岔气,这可能吗?用上帝视角来写第一人称,没功力可行得?
有了写作功力谁又会用第一人称?村上春树都说了,自己写了几年小说后再用第一人称,会非常吃力的 。
尽量不要用第一人称,最好用上帝视角,一波三折的话,多去研究一下心理学,多去看看反转电视剧,多去记录一下那些一波三折的剧情或是桥段,反复琢磨,只有刻意练习才可以 。
不要为了波折而设计剧情,要设计好人物,人物内心与外表的对撞,就是波折 。
比如,他想娶自己的学妹,父亲却让他娶多金的商业伙伴家的女儿,这就是波折,而他最后谁也没要,找了个同性的伙伴,噗,我都想笑这鬼剧情,但这就是波折呀?无论是他的学妹会骂他背情弃义,还是他老爸要拿刀砍他,或是他的同性小伙伴为了躲避这些麻烦,远离于他,都是波折 。
记住最简单的一个理论,就是设计一个愿望,不要让它轻易实现,或是根本就实现不了,这就叫波折 。简单的波折也是波折 。
故事本身的框架很重要,先把骨架搭好,然后在当上故事大章比如大概故事构想,怎么认识怎么发展和地点划分类似画肌肉,然后就是给足人物性格划分,每个人物性格勾好,不能一会儿温柔,一会暴躁粗话很神经一样[捂脸],然后就是对大纲上的路线进行故事设定,越离奇越不可思议这样就会努力写下去有灵感,很多故事都是开始不怎么样,过了好多年又有争议,就像是情深深雨蒙蒙,18年过去了,突然看到很多报道说何书桓是渣男的,导致我又去看了一遍,突然想起有个贴吧朋友说的那些话,我也感同身受,不得不说到底是受虐体质作祟,以及这十多年来对何书桓这个人的又爱又恨 。
某些片段里对他的极度心水和某些片段里的极度愤恨 。
仔仔细细的回想起来,给何书桓罗织的罪名实在不少,到日记风波时,基本已经是亲竹难书的地步 。
看不上他对砸到手的如萍心痛心动 。
看不上他袒护陆尓豪16岁时的一个错误 。
看不上他不救梦萍却迁怒依萍 。
……
这种不忿,到日记风波时,窜至顶峰 。
一本日记,居然最终让他别有他抱 。
当年的感觉,除了愤怒,还觉得荒唐 。
甚至心灰意冷 。
因为他自己说的,一边,不是报复,另一边,无法抗拒 。
那么,曾经的那些心动,感动,到底是生作了情,自然不能和依萍的生死绝恋相比,可也落到了感情的层面,有了正式的婚姻的约定 。
后来的很多年里,一直想那样的一个问题 。
如果依萍没有出现在订婚典礼上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