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酱油 , 因其具有独特“增鲜提味”作用 , 而稳稳占据了重要调味品的一个名额 , 但小小一瓶酱油 , 背后却有大讲究 , 这种酱油 , 吃多了可能对健康不利 。
一、有种酱油 , 多吃无益
过去 , 传统酱油主要是以大豆、小麦为主要原料 , 经蒸煮、发酵、淋取等工艺制作而成 , 酱醪在发酵过程中可产生具有甜味、鲜味的氨基酸以及琥珀酸等物质 , 而这些最终决定了酱油鲜美的口感 。 可同时这种工艺也存在“产量低 , 成本高”的缺点 。
因此 , 部分商家为了节省制作成本 , 便会在酿造过程中添加谷氨酸钠(简称MSG , 也就是大家平时说的味精) , 以达到提鲜、提升氨基酸态氮含量(含量越高 , 酱油品质等级越高)的目的 。
?谷氨酸钠是谷氨酸与钠的组合而成 , 因为具有提鲜的作为 , 而成为味精(味精中MSG含量要≥99%才符合国家标准)的主要成分 。 也就是说 , 这种酱油的鲜 , 其实是“味精”调出来的 , 品质完全无法与自然酿造酱油产生的鲜味相比 , 并且长期过量食用会对人体造成潜在危害 。
当摄入MSG , 体内钠的含量(一般来说 , 1g食盐含钠量等于3g的MSG含钠量 , 所以MSG也算“隐形盐”的一种)也会提升 , 过量摄入 , 可提升高血压等病的发病风险 , 最终危害到健康 。
所以 , 从“限盐”这个角度来看 , 大家还是少吃依靠味精等添加剂来提鲜的酱油 , 不然很容易导致钠摄入超标 , 最终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
二、长期高钠饮食 , 5个问题不请自来
1、钙流失
钠离子具有“多吃多排”的特点 , 所以过量摄入钠 , 排出的钠也会比较多 , 而同时钙质也会随排尿流失 , 长期如此 , 可提升骨质疏松发病风险 。
2、高血压
长期摄入过多的钠 , 可导致体内水汽滞留 , 从而升高血管压力 , 最终导致高血压 。 吃得越多 , 发病风险越大 。
3、伤肾
肾脏是人体主要代谢器官 , 钠在进入体内后 , 大约95%都需要经由它代谢 , 所以过量摄入 , 可加大肾脏负担 , 损害肾脏 。
4、心血管疾病
过多的摄入钠 , 不仅升血压 , 还会加快血管老化的速度 , 使血管弹性变差 , 引发多种心血管疾病 。
5、胃癌
高浓度的钠 , 如果进入胃后 , 可刺激胃粘膜 , 使其变薄 , 进而失去保护功能 , 使胃壁裸露与强胃酸以及不同酸碱度的食物刺激下 , 时间久了 , 可提升胃癌的发病率 。
?另外 , 酱油还分“酿造”和“配制”2种 , 前者口感和营养都要优于后者;而后者在配制过程中还可能产生大量氯丙醇 , 这种物质有一定毒性 , 可刺激人体的肝、肾、神经等系统 , 甚至导致基因突变 , 所以 , 从安全、健康角度考虑 , 建议大家尽量选择酿造酱油 。
那应该如何分辨呢?其实很简单 , 通过产品标准号就能够进行准确分辨 , GB19186标准为酿造酱油 , SB10336标准为配制酱油 , 大家在购买时留意下 , 便能做出选择 。
别看酱油只是食物提鲜的一小环节 , 但如果选不对 , 也可能会给你的健康带来问题 , 所以大家要注意正确选择 , 这样才能尽量避免“病从口入” 。
三、预防病从口入 , “江南饮食”模式更适合中国人
据统计 , 单单2017年 , 全球约20%人口的过早死便是因为不良饮食习惯 , 同时它还是心血管疾病、肿瘤的主要诱因之一 。 可见 , 健康饮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