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文学教育的意义( 三 )


大量传记,并未用文字的形式向我们记载下一个活生生的个人 。
我们面对着一个悖论性的事实:书写个人经验的文学,却把最生动也最完整的历史的集体经验活生生地保留了下来 。
有一套美国语文教材,它的全部文本都是美国的著名小说 。这些著名小说按时序排列,一路读下来时正好就是一部美国的历史 。
激发想象潜能
这个世界既是物质意义上的,又是精神意义上的 。最初,造物主把第一世界交到人类手上时,这个世界是单调的和枯燥的 。造物主给人类的只是一块未经加工的物质毛坯,是人类前赴后继、调动伟大的想像力和付出巨大的劳动以后,才使它呈现出今天如此斑澜多彩的形象 。如果有一天造物主从苍茫的宇宙中邀游归来,会对人类说:这不是我给你们的那个世界 。至于人类的精神世界,则与造物主毫无关系,完完全全是人类在没有任何外力帮助下自行创造的 。造物主给予时,有《荷马史诗》吗?有《哈姆雷特》吗?有《蒙娜丽莎》吗?有《英雄交响曲》吗?有一种叫做立体派的绘画吗?有哲学吗?有—种叫做“行动决定本质”的道理吗?没有 。造物主只给了我们阳光、空气和土地这样一个纯物质的世界 。造物主在精神上是赤贫的,拿不出一点东西可以施舍给人类 。人类自己建造了一座硕大无朋的精神宫殿 。如今,在人类浩瀚无涯的思维空间里,已飘满了概念、音符和画面 。
创造,从而使人类不断进化 。
这个世界无休止地、不可摆脱地被达尔文的进化论所制约 。但是事情并不像他的理论所说明的那样简单 。这个世界从无限的时空性来讲是进化的,但在某一个宇宙时间里,并不是什么都进化的,或者说,并不是什么都能让人看得出进化的迹象的 。今天的一只耗子与两千年前的一只耗子,究竟有什么不同呢?它的部分性质改变了?它的生存方式改变了?它比以前更聪明或更愚蠢了?动物科学的研究没有找到任何根据说,今天的耗子的打洞技术有了革命性的突破 。但在这个世界上,在一个宇宙的时间里,人类的进化却是分明的 。人类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情感方式以及感觉能力、心理结构等,较之两千年以前的人类,有天壤之别 。人类以连自己都感到吃惊的速度不断改变着自身,一次又一次地超越祖先,甚至超越本我 。除了基本欲望仍然保持着必要的自然性质(即使这些基本欲望也有了新质),人类的心理内容几乎完全是新的 。人类一步一步地走出蛮荒,使自身的文明程度一步一步地提高 。人类的聪明甚至达到了妨碍和破坏自己的程度 。
那么,人类为什么进化了呢?
原因颇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人类有创造的能力 。
这种能力既是天生的又是后天培养的,并且后天的培养才是最主要的 。如果说这个能力是可以培养的,那么文学大概就是培养这种能力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了 。因为,集中在文学这里的就是“想象”、“虚构”等要素 。“无中生有”在文学这里,并非一个贬义词 。
一个母亲带着她有数学天分的儿子去见爱因斯坦,对爱因斯坦的点拨不满意,追问说,希望能够得到真正的点拨 。爱因斯坦说:那就让他看更多的文学故事 。
时至今日,文学对于我们也许变得更加重要了,因为我们面临着一个事实:人类在想象力方面并没有什么长进,甚至有所衰退 。
因为概念的缠绕,人的想象力被束缚乃至被窒息了 。人类数千年的历史,已积累了大量无穷的知识 。图书馆、学校等,都是知识堆积与输送的地方 。知识带来了现代文明 。但人们在通常情况下对“知识”这一概念的理解是有很大问题的 。“知识”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这个“笼统”抹煞了知识与知识的差异,麻痹了我们对知识应有的警惕性 。其实,在“知识”这一笼统概念之下的知识,除了有大量无用知识而外,还有相当大数量的坏知识 。人类从建立知识系统的那一天起,这个系统就不是完全纯洁有益的 。这些坏知识产生的动力和源头,或是人性中的卑劣部分,或是由于错误的实践 。它们与好知识一样,也一直处于增长的状态 。知识史,实际上是好知识与坏知识对抗,甚至是恶斗的历史 。坏知识指导了错误的甚至是反动的实践(如希特勒发动的世界大战)——而我以为,坏知识最可诅咒的地方,是它破坏了人的想象力 。它让无数的僵死的、违背人性的甚至是充满恶毒的概念,成为数不胜数的可怕的藤蔓,对人的想象力进行千缠万绕,直至想象力枯萎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