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酿豆腐用什么豆腐 客家酿豆腐的寓意( 二 )


手艺
掌握酿的力度与煎的火候
在五华,几乎所有的客家菜馆都有酿豆腐这道菜,上至星级酒店,下至街边大排档,都能端出热气腾腾的五华酿豆腐 。不过,谁也说不清哪家的酿豆腐最正宗,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
在县城水寨的农贸街,有一家不起眼的店——桥江小饭店,里面却人气很旺,每一间厢房都坐满了客人 。在一楼,隔着厨房的玻璃可以看到厨师一锅接一锅地炒各种菜,旁边的砂锅里炖着香喷喷的酿豆腐,刚炖好就被端了出去 。
“来这里吃饭的客人不用推荐都会点酿豆腐,我在这条街开了20年的店了 。”老板娘廖素梅说,酿豆腐是五华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
每天早上,廖素梅都会到菜市场挑选最新鲜的豆腐和猪肉,货比三家后,她也有了固定的供货商,“有些店的豆腐做得有柴火味,拿来酿豆腐会影响味道,肉的话要选肥瘦相宜的,不能太瘦,而且一定要搅得够碎 。”廖素梅分享她的采购心得 。
材料买回来以后,主要的制作是由店里的宋更新师傅负责,他笑称自己是“土师傅”,即没有经过专业厨师培训,但经过30年的厨师生涯,天天做酿豆腐,他也总结出了一些自己的经验 。
五华如今制作酿豆腐的豆腐大多选择石膏豆腐,口感上它比卤水豆腐更嫩,但制作起酿豆腐来难度更大,因此非常考验厨师的水平 。
“酿豆腐的时候,手要呈半握状态,轻轻托着豆腐,然后用筷子挖一个小洞,再夹起馅料塞入豆腐里面,拿着豆腐的手一定要力度适中,轻了重了都可能导致豆腐碎了 。”宋更新开玩笑说,有不少人在这一步骤没有掌握好,做出了“散装”酿豆腐 。
豆腐酿好以后,入锅煎也是非常考究厨艺的 。宋更新的建议是油锅一定要热,有肉的那一面轻轻放入锅中,然后洒上盐,待豆腐的边缘呈金黄色,再放入蒜蓉和水,“水下了以后才能动铲,不然就会粘锅,可能豆腐会碎!”
平日里见到的客家酿豆腐大多装在砂锅里,廖素梅说这样是为了保温,让豆腐不至于很快凉掉,入口的时候保持刚出锅的温度,“差不多快好了就盛入砂锅中,炖5分钟即可端上桌” 。
在五华吃酿豆腐,还有一点有别于其他地区,就是当地人喜欢用生菜叶包着酿豆腐一起吃,冷而脆的菜叶和热而软的豆腐在嘴里产生了奇妙的感觉,刺激着舌尖的味蕾,不得不说五华人把酿豆腐吃出了新境界 。
情怀
客家人的年味亦是故乡味
在客家地区,特别是五华,过年有吃酿豆腐的习俗,平时宴请宾客也必须要有这道菜,它是客家人的年味,亦是故乡味 。
在上个世纪90年代之前,五华大多数村子里都有三五座公共的石磨,供村民制作豆腐 。“家家户户都会磨豆腐,90年代后就很少人磨了,连石磨也不知去向 。”村民陈永辉说 。
在以前,一到过年、端午节等重大节日,家家户户都将黄豆拿出来磨豆腐,做客家酿豆腐 。一般是三五户人家凑在一起制作豆腐,做好之后再来分豆腐 。然而,大家集中在一个时间磨豆腐,村里的石磨数量有限,常常要排队 。
如今,农村很少有人会在家里磨豆腐,多数是到市场上买豆腐,回到家里再来酿豆腐 。也有一些农村地区仍保留着手工制作豆腐的传统 。“在我的童年记忆里,每到年二十八九,爷爷就会泡黄豆,泡好后送到村口去磨成豆浆,再拉回来,用卤水点豆腐 。”家在华城的陈志明回忆爷爷制作豆腐的场景 。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爷爷拿着一个雪碧瓶,里面装的是卤水,在小孩子看来是非常神奇的东西,把卤水往豆浆里到,豆浆就变成了豆腐 。”陈志明说,虽然他没有亲手做过豆腐,但爷爷告诉他其中的秘诀,点卤水是制作豆腐的关键,放多了豆腐太老,放少了豆腐又太嫩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