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最厉害的儿子,连毛主席都高度称赞,因血统问题无缘帝位

唐太宗最厉害的儿子,连毛主席都高度称赞,因血统问题无缘帝位

----唐太宗最厉害的儿子 , 连毛主席都高度称赞 , 因血统问题无缘帝位//----

唐太宗最厉害的儿子,连毛主席都高度称赞,因血统问题无缘帝位

----唐太宗最厉害的儿子 , 连毛主席都高度称赞 , 因血统问题无缘帝位//----



纵观中国历史 , 如果一位皇子被皇帝立为太子 , 在正常情况下 , 这位太子都能顺利继承帝位 。 不过 , 太子之位通常都不是有能者居之 , 而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皇帝的个人喜好 , 所以中国历史才会发生这么多抢夺太子之位和帝位的事件 。


最有才、最出色、最厉害的那个皇子没有被立为太子 , 这种事情在中国历史非常多 , 唐太宗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 唐太宗的文韬武略远胜兄长李建成 , 但始终无缘太子之位 , 兄弟间的矛盾愈演愈烈 , 导致了玄武门之变的发生 。
唐太宗在位期间 , 在选择帝位继承人的问题上 , 唐太宗遇到了同样的难题 。 唐太宗有14个儿子 , 当中最厉害的那个当属第三子李恪 。 可惜李恪因为自身的血统问题 , 由始至终都无缘太子和帝位 , 最后还惨遭陷害而死 。


李恪的生母不是什么普通的名门望族 , 正是隋朝亡国皇帝隋炀帝的女儿杨妃 。 隋炀帝有记载的女儿只有两个 , 长女南阳公主嫁给宇文化及的弟弟宇文士及 , 次女杨妃就嫁给了唐太宗 。
来介绍一下李恪(619-653年) , 字厶 , 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县) 。 唐朝宗室大臣 , 唐太宗李世民与隋炀帝之女杨妃的儿子 , 排行第三 。
英武果敢 , 深得宠爱 。 武德三年(620年) , 封长沙郡王;武德八年(625年) , 改封汉中郡王 。 贞观元年(627年) , 晋封汉王 。 贞观二年(628年) , 改封蜀王 , 授益州大都督 。 贞观十一年(637年) , 封吴王 , 授安州都督 。
永徽元年(650年) , 拜司空 , 授梁州都督 。 永徽二年(651年) , 加授太子太师 。 拜安州都督 。 永徽四年(653年) , 牵连房遗爱谋反之案 , 为太尉长孙无忌所害 , 以国公之礼 , 葬于高阳原 。
神龙元年(705年) , 平反昭雪 , 追赠司空 , 后恢复吴王爵
史书关于李恪生母杨妃的记载只有寥寥几笔 , 她的生卒年、公主封号、生平经历等一无所知 , 到底是政治联姻嫁给唐太宗 , 还是隋朝亡国后被迫嫁给唐太宗 , 也未能考证 。 能够肯定的是 , 杨妃嫁给唐太宗之前 , 唐太宗已经迎娶了结发妻子长孙皇后 , 所以杨妃嫁给唐太宗的时间晚于唐太宗迎娶长孙皇后的公元613年(隋炀帝大业九年) , 早于李恪出生的公元619年(唐高祖武德二年) 。


也许是李恪有着隋唐两朝的皇室血统 , 他自幼文韬武略就表现得比其他皇子技高一筹 , 唐太宗对李恪的宠爱程度 , 不亚于对长孙皇后所生的三个嫡子李承乾、李泰、李治 。 唐太宗曾经不止一次公开称赞李恪:“吴王恪英果类我!”意思是吴王李恪英明果敢 , 很像唐太宗(吴王是李恪的爵位) 。
唐太宗在第一次选择太子的问题上 , 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嫡长子李承乾 , 并且亲自花心血培养李承乾 。 最初李承乾勤奋好学、循规蹈矩 , 是一个合格的太子 , 但长孙皇后去世之后 , 李承乾突然变得不思进取、贪图享乐 , 甚至做出雇凶刺杀自己老师和弟弟的不法行为 。 公元642年(唐太宗贞观十六年) , 李承乾起兵谋反失败 , 唐太宗终于下决心废掉李承乾的太子之位 。
在第二次选择太子的问题上 , 唐太宗原本想选择嫡次子魏王李泰(李泰在唐太宗所有儿子排第四) , 但李泰曾经密谋抢夺太子之位 , 唐太宗放弃选择李泰 。 于是 , 唐太宗打算选择第三子李恪 , 但遭到了宰相长孙无忌的极力反对 。 虽然唐太宗知道因为李恪不是长孙无忌的外甥 , 长孙无忌才反对立李恪 , 但唐太宗最终还是放弃选择李恪 , 选择了长孙无忌力荐的嫡三子晋王李治(李治在唐太宗所有儿子排第九)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