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最厉害的儿子,连毛主席都高度称赞,因血统问题无缘帝位( 二 )
后来唐太宗认为李治性格软弱 , 恐怕不能守住大唐江山 , 很想废掉李治改立李恪 。 李恪不仅英明果敢 , 而且宽厚仁爱、循规蹈矩 , 朝中上下对李恪大多是称赞不已 , 但仍然遭到长孙无忌的极力反对 , 最终唐太宗还是放弃这个想法 。 不过从此以后 , 长孙无忌深深忌恨李恪 , 一直想找机会铲除李恪 。 历史也证明了唐太宗的眼光非常准 , 大唐江山在李治手中丢掉 , 变成了武则天的武周江山 。
公元653年(唐高宗永徽四年) , 发生了著名的“房遗爱谋反案” , 唐高宗命长孙无忌审理此案 , 长孙无忌利用手中职权 , 趁机陷害李恪参与谋反 , 结果李恪就在牢狱中被长孙无忌迫害至死 , 年仅34岁 。
在后世的评价中 , 对李恪的评价大多是高度称赞 。 毛主席经常会评价一些历史人物 , 对李恪的评价是:“李恪英物 , 李治朽物 , 知子莫若父 , 然卒听长孙无忌之言 , 可谓聪明一世 , 懵懂一时 。 ”意思是毛主席对李恪是高度称赞的 , 但英明一世的唐太宗却误听长孙无忌 , 没有立李恪为太子 , 可以说是糊涂一时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