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24山水法全解 镇平风水大师( 三 )


古往今来,文人没有不喜好书法的 。想来,在料峭春寒中,当“北方文雄”元遗山先生抚摸着这块石碑,逐字端详品味着蔡氏书法时,眼睛一定是放光的吧,原本寡然索味的心绪也一定会顿时豁然舒朗起来 。
遗憾的是,我们却没有遗山先生这么好的福气 。一来,这块碑现存于大悲观音大士塔下的三皇姑洞内,平日里难得一见,只能买本书一饱眼福;二来,这块碑已非元好问瞻仰的那块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刻立的原碑,而是元朝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七月时,香山寺住持福满因不忍见该碑风化剥蚀的惨状而重新拓片翻刻的 。好在,这块如今已712岁的古碑,除在文革期间遭人为破坏致使碑额及上部左右两角的字迹损伤外,其余部分尚完好可读 。真是天可怜见!

风水24山水法全解 镇平风水大师

文章插图
《重建汝州香山观音禅院记碑》,即公主碑
当然,遗山先生欣赏这块蔡京碑时,距其初刻立于塔下已过去了125年,碑上的字迹有可能已因岁月侵蚀而显出些许磨耗和疲态 。可是,初春的丽日下,我们的遗山先生不难发现,不远处静静地伫立着另一块石碑,碑上的楷书字迹如刀削斧凿般遒劲沉稳,一看就是立碑不久 。这块碑正是驸马乌林答天锡(前文已提及)撰文、洛阳书法大家师俭书丹的《重建汝州香山观音禅院记碑》,俗称《唐国公主碑》(下文简称公主碑) 。该碑现立于大悲观音大士塔下东北角,为“金刻佳本,无逾此者”,从书法角度来看,其艺术价值也很高,可惜亦在“文革”中遭难,现仅余半块残碑且碑文多已漫漶 。
我们都知道,临帖时墨迹本远优于碑拓,是因为墨迹本能够原汁原味地保留书法作品的原始信息,其墨色浓淡、笔锋来回等种种用笔特征都一览无遗,而拓本在勒石上碑和锤拓托裱等环节却必然会导致原书写字迹的失真走样 。
可是,这两块古碑——二次翻刻的蔡京碑和残损不堪的公主碑,今天仍然都在香山寺“三大碑刻”之列,依然受到高度重视,并成为镇寺之宝,且蔡京碑的拓片还曾于1976年应英国牛津大学特邀赴英国展出过!同时,我们也知道,遗山先生对这两块碑也是格外高看一眼的 。
个中缘由,难道仅仅是碑文书法体现出的艺术价值吗?
当然不是 。
3.观音证道在香山蔡京碑和公主碑的碑文内容,都明确地指向了一个重要的佛教观点——香山乃观世音菩萨证道处!香山寺乃观世音菩萨祖庭!也正是在仔细阅读了这两块碑的碑文(很有可能还经过了一番考据)后,大文学家兼历史学家的遗山先生才有了上文“梁县香山真是大悲化现之所”的定性 。
风水24山水法全解 镇平风水大师

文章插图
蔡京碑拓片(局部)
蔡京碑碑文载:“如是我闻道宣律师在长安终南山灵感寺行道……感致天人,给侍左右 。师一日问天神曰:我闻观音大士于此土有缘,不审灵踪显发何地最胜?天神曰:观音示现无方,而肉身降迹惟香山姻缘最为胜妙 。师曰:香山今在何所?天神曰:嵩岳之南二百余里,有三山并列,其中为香山,即菩萨成道之地 。”碑文不仅明确指出香山“即菩萨成道之地”,还详述了汉化佛教观音菩萨身世及得道正果经过,阐述了妙庄严王的三女儿妙善铁心向佛,苦心励志,舍身救父,最终涅盘道化千手观音的宿世因缘 。
蔡京碑所叙观音证道于香山这一佛缘史,是唐代以来广为流传的妙善观音证道于香山的范本和根据,是关于观音证道原生地的最权威文本,它历史最早,规格最高,具有碑传文物无可争辨的说服力,有力地确立和奠定了香山寺作为汉化观音原生地在佛教史上的地位,确立了香山寺作为观音“根”文化性质的历史地位,一切关于观音的历史研究都无法绕开它的存在,具有极高的佛学研究价值和较高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 。该碑也是杭州天竺寺《大悲观音传》碑的源本和母碑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