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24山水法全解 镇平风水大师( 五 )


拾阶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斑驳古老的香山寺原山门,视线越过其后于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所建的年代感十足的四面观音殿,大半个塔身在蓝天映衬下显得疏朗俊逸 。
远近闻名、史志文献有载的宋塔,塔身高33米,为八角九层楼阁式密檐砖塔,外廓呈抛物线,细腻纤细,灵动秀美 。此塔是平顶山香山寺的标志性建筑,具有重要的宗教象征意义 。

风水24山水法全解 镇平风水大师

文章插图
宋塔全貌
绕过四面观音殿,宋塔全貌尽展眼前 。塔身雄浑高大,繁饰与简约相结合,大方雄伟,由铁制九重相轮和仰月组成的塔刹直刺入云 。
风水24山水法全解 镇平风水大师

文章插图
宋塔局部
宋塔各层多设仿木构楼阁式门,现存两扇 。第一、二层为仿木构塔檐结构,均以青砖叠涩出檐5~9层,皆以青砖雕饰各种花纹图形,精美绝伦 。塔的第二、三层外壁设壁龛五排,共304个龛佛,内置坐佛,其中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计35尊,姿态各异,雕刻精美,宗教意义重大,堪称宝塔一绝,寺院重宝 。其余各层均为素面青砖平砌而成,自第四层以上各层高度与直径急剧收分 。
据说塔下有地宫,内存放有观音真身舍利,前述公主碑碑文亦有“大士遗身在塔”的记述,因而宋塔又被誉为“真塔”“圣塔” 。当然,这需要考古支持才能确证 。不过,宋塔“大悲观音大士塔”的名字确为历代方志所载,同前述古碑关于观音证道香山的说法互为佐证 。
当正值壮年、心怀报国之志的遗山先生于公元1225年春日徐步登上香山之巅的时候,微风拂袖,万木萌绿,仍会略感寒意 。近前,宋塔巍峨,碑刻林立,僧尼穿梭,钟声不绝;放眼远眺,依山而建的香山观音禅院(寺院时名),殿宇鳞次栉比、层叠密布,在艳阳下金碧辉煌、熠熠生辉 。此刻,有大好河山满眼,名家书法在心,观音圣迹入脑,因告假回乡而生发出的那些惆怅、那些孤寂、那些落寞,想必都烟消云散了吧 。果如此,则香山寺之游,对于遗山先生而言还有疗伤慰心之效哩 。
说到宋塔,就不能不提及立于该塔东北隅的另一座明末原碑——《重修香山观音大土塔碑记碑》 。
到明末崇祯元年时,历经风雨和兵灾侵扰的宋塔已有倾颓之忧,“万历举人仕至四川龙安府知府杜齐白及僧福恕等修葺观音大土塔,崇祯二年九月告成” 。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十月,由明末翰林院国史修撰、书画家刘若宰撰文并书丹的《重修香山观音大土塔碑记》立于塔旁 。因刘若宰是崇祯元年的科举状元,故该碑俗称《状元碑》(下文亦用此称) 。
风水24山水法全解 镇平风水大师

文章插图
状元碑
状元碑高2.72米,宽1.16米,至今保存完好 。碑文为骈体文,草书竖式16行,每行50字不等,共638字 。碑文大意为论述佛教流传与教义宗旨,追记香山寺观音大土塔建成之始的繁荣及其以后的盛衷,赞誉重修时的情景与其虔心祝愿 。碑文通篇狂草,多为中锋用笔,轻捷灵动,张弛有度,气势磅礴,这在历代以草书勒碑的遗迹中非常少见 。
“宏开峻宇,亘压危磐 。挂清汉以控宏图,列金容而罗玉相 。须弥绝地,遥瞻丈六之光;兜率凌云,依稀尺五之上 。会婆罗于贤劫,示妙觉之真境 。华欞共珠辉,雕薨与金精并丽 。将使凡流拾级,瞥眼尽见山河 。慧暗同登,举足能齐日月者也 。” 我节选的这一段朗朗上口的碑文,是典型的骈体文,用“工整严谨的对仗、和谐优美的韵律、骈散相间的句法以及充满诗意的语言,极言宋塔的高大、雄伟、壮丽” 。啥叫水平?啥叫状元水平?这就是!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