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养殖技术大全哪些才是最实用的?( 二 )


②注意水温的变化:清明前后,一般水温稳定在10℃以上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做准备工作 。首先是对养殖池周围环境进行清扫,然后进行药物消毒 。方法是用生石灰制成50克/升饱和石灰溶液后,滤出清液,加10克/升的烧碱搅匀制成强碱消毒液,然后用此液对养殖池周围进行喷洒消毒 。最后,揭去鳝池表面的越冬覆盖物,并立即向泥面和池内壁喷洒消毒液 。完成以上工作后,检查黄鳝越冬情况以及鳝池的设施是否完好 。同时,池内泥埂也要修整种植上水生植物如慈菇、荸荠、芋头等 。春季气温较低,有时还会出现“春寒”现象 。所以一定要做好保温工作,最初可暂时借用越冬用的塑料薄膜覆盖,在无风、有阳光的中午揭膜晒几小时,下午盖膜保温,有条件的可用电灯或其它加温设施 。夏季池内除种水生植物外,还可在池边种一些瓜豆、搭棚遮荫 。冬季低温,要防寒、排干水,覆盖一层稻草,保持池温与土壤湿润 。防止鳝鱼冻死,但在池内不要随意行走或堆压重物,以免压实地下孔道,造成通气孔堵塞,导致黄鳝窒息死亡 。
③加强巡逻观察:常注意观测水质、水温、池水深浅之变,凡是打雷下大雨时加强看管,防止洪水冲垮池子或鳝鱼翻池 。
④防毒防害:要防止有毒物质进入养鳝池内,池内不得放鹅、放鸭,以免吞食幼鳝,减少收益 。
⑤适当保持水层深度:一般10—15厘米深度为宜,高温季节适当加深水位,但不可超过20厘米 。因为黄鳝对水温差反应较为敏感,一旦换水的温差超过3℃,黄鳝就可能患上感冒病而逐渐死亡 。所以换水时,应尽可能换同温水,一般措施是增建一个蓄水池,水经曝晒后再进行换水 。换水次数应根据黄鳝的放养密度、投饵情况、气温等灵活掌握,时间一般以晴天中午为好 。当气温较低时不用换水 。气温升至15℃时,可每周换水1次,每次换水占总水量的1/4;气温升到20℃左右时,可每5天换水1次,每次可换水1/30要经常灌注新水,具体换水间隔时间,春秋季七天换一次,夏季三天换一次 。换水次数也须因水源、黄鳝多少、水质情况而定 。入冬之后,要排尽池水,只保持池土湿润 。并在池土上覆盖一层6-8寸的稻草或其它杂草,以免池水冰冻,因池中无水,尤其要防猫、狗、鼠入池,吞食鳝鱼 。
⑥饵料的投喂:黄鳝有大吃小的凶残现象 。因此,宜按大小规格分池饲喂 。刚孵化4-5天的幼鳝,主要投喂水蚤、轮虫、新鲜鱼浆和藻类等,尤以水蚤最佳 。以后可逐步喂蚯蚓、螺肉、蚕蛹等 。投放饵料,用量视吃食情况灵活掌握,确保吃好而又不让残饵留下毒害水质 。当体长达到6-8厘米即行分养 。成鳝主要投喂蚯蚓、蝌蚪、小蛙、蝇蛆、小虾、蚕蛹、螺蚌肉等,也可喂一些下杂鱼浆或其它动物内脏等 。尤以蚯蚓最佳,每5-6克鲜蚯蚓能增长1克鳝肉 。也可喂一部分麦麸、米饭、瓜果、菜屑之类植物性饵料,今后要探索“混合饵料”喂料 。喂饵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以免幼鳝由于暴食引起病害 。黄鳝昼伏夜出索食,开始宜每天下午4-5时或傍晚供饵,以后逐日提前投喂,约10—巧天驯饵,即可在每天上午9时或下午2时供饵,也可隔日供饵,以增加其食量 。每日投饵量为鳝鱼总体量的6-7%,精料宜少,粗料宜多 。分早晚两次喂养,投饵集中投在饵料台上 。饵料台可用木框、竹箩、铝制网线或尼龙密网布等制饵料框架,并将其固定在池中 。水温对黄鳝食量及其摄食活动影响很大,15-28℃为最佳生长温度,摄食活动增强,此时要勤喂,喂饱;15℃以下,摄食缓慢,影响索饵;10℃以下,停止吃食,随水温下降而进入洞穴冬眠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