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鹅养殖技术要点有哪些

雏鹅养育是养鹅生产中的关键环节,雏鹅培育成功与否,不仅影响到幼鹅的生长发育,而且关系到成鹅的生产能力 。下面来看雏鹅养殖技术要点 。

雏鹅养殖技术要点有哪些

文章插图
一、为雏鹅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1、房舍和场地用具的准备消毒:鹅一般以平养为主,进雏鹅前要对房舍和饲养场地进行彻底消毒,雏鹅进棚前半个月,用福尔马林密封薰蒸房舍,雏鹅进棚前2-3天再对房舍场地用消毒威喷洒彻底消毒一次,棚舍门口处应设消毒池 。
2、温度、湿度:出壳后的雏鹅因绒毛短,调节体温能力差,一旦外界温度不适,会影响成活率,棚舍内的湿度要与温度相对均衡 。育雏的适宜温度和湿度为:1-2日龄29-31℃相对湿度60-65%;3-6日龄29-28℃;相对湿度60-65%;7-14日龄27-25℃,相对湿度65%左右;15-20日龄22-20℃;相对湿度65-70%;21日龄后适应15℃的常温,在恢复常温时随着日龄的增加逐渐降温 。
3、饲养密度:根据雏鹅的体形大小和生长情况,不断改变饲养密度 。一般7日龄以内每平方米饲养25--35羽,7-15日龄每平方米20-25羽,15-21日龄15-20羽,以后随着鹅的不断生长,降低每平方米的饲养羽数 。
二、科学的饲养管理
1、鹅苗选择 。健康的雏鹅体重适中,卵黄吸收完全,脐部收缩良好,腹部松软,毛干后站立平稳,叫声响亮,绒毛有光泽,眼睛明亮有神,性情活泼 。
2、日粮调剂 。将碎米或碎玉米用水浸泡后或蒸熟饲喂,喂前用清水浸泡,摊开晾干再喂 。随雏鹅日龄增大,碎米或玉米可不浸泡,用切碎的青料混合饲喂,3周后可加米糠、麸皮等混合喂给 。
3、饲喂方法 。最初1-2天,每隔2-3小时饲喂1次,最后1次在晚上9-10时 。4-5天后每天喂6-8次,其中晚上喂2-3次,并同时喂水,每次采食半小时,精料占30%,青饲料占70% 。11-20日龄,可以放牧饲养,这时少喂精料,以青料为主,适当拌入糠麸,日喂4-6次,其中夜间喂一次 。21-30日龄,增加放牧时间,日喂3-4次,并逐渐过渡到早晚各喂一次 。30天以后的中鹅可整天赶牧,放牧之后,适当补料 。一般以糠麸类为主,掺以少量的豆饼,补1%-1.5%骨粉、2%贝壳粉和0.3%食盐,以防止软脚病 。
4、饲养管理
⑴保温:雏鹅需保温2-3周,1-5天保持温度在27-28℃,6-10天25-26℃,11-15天20-25℃,22-24天20-22℃ 。雏鹅采食后可放在雏箱内休息 。⑵防潮:室内通风透气,保持地面干燥,相对湿度以60-65%为宜 。⑶分群:按强弱分群,避免拥挤,减少死亡 。⑷放牧游水:夏季出壳后3-7天,早春、晚秋约10天左右,饲喂后可放牧游水,初次下水时间不宜过长,随雏鹅日龄增长逐渐延长下水时间,阴雨天、烈日下不放牧游水,20日龄后可终日放牧 。⑸保持清洁:雏鹅箱或育雏室及运动场地要清洁卫生,饲槽及饮水器每天清洗、照干,防止疾病发生 。⑹防止鼠害:夜间要开灯,以便观察雏鹅动静,防止鼠害 。
5、预防疾病
⑴小鹅瘟 。小鹅瘟是雏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危害20日龄以内苗鹅,其中10日龄左右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可达90%以上 。主要靠注射小鹅瘟疫苗预防,也可给1-3日龄的雏鹅每只皮下或肌肉注射0.5-1.0毫升抗小鹅瘟血清,起预防和治疗作用;在小鹅瘟发病期,可用预防量双倍剂量小鹅瘟血清注射治疗 。
⑵副粘病毒 。副粘病毒是近年来才出现的一种急性、死亡率较高的传染病 。可于16日龄前后用疫苗预防 。
⑶球虫病 。球虫病是小鹅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病,在饲养过程要注意清洁卫生,尽量让苗鹅少接触粪便,发病时可用敌菌净、球虫净等药物治疗,球虫易产生抗药性,要选用2-3种抗球虫药交替使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