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电商野蛮人进入医药供应链( 六 )


最后,线下零售药店也较容易解决医保支付的问题 。
医药电商相关上市公司分析
目前医药电商概念相关上市公司大多以B2B和B2C作为主要商业模式,部分公司(如九州通、爱康国宾、以岭药业、一心堂等)在这两种模式外还辅以了时下最流行的O2O模式,但大多处于探索阶段,需要接受市场的考验 。
O2O模式被认为是目前医药电商领域的一片蓝海,但理论和现实总是有着巨大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线上线下资源往往不可兼得、做整合平台还是做区域霸者难以抉择、医疗服务平台仍需建设 。
第一点,互联网企业线上资源丰富,无比巨大的流量是他们的优势,但却缺乏实体企业作为支撑,如何将这些流量转化成交易、如何增加用户粘性成为了新的难题 。而传统医药生产、流通企业拥有大量的线下资源,虽然缺乏线上流量和电商经验,但开展线上活动难度极低(相对于纯粹电商发展线下药店来说) 。可惜的是,传统企业往往缺乏互联网企业的创新基因,无法像那些线下资源可以忽略不计的网络公司一样放手一搏 。
第二点,以传统电商行业来看,整合性平台总会出现并淘汰区域性平台是一般规律,但放在医药电商行业来看,这个规律是否依然适用,现在没人能给出肯定的答案 。和第一点相关联的是,互联网企业喜欢做的大而全,但若没有实体企业和线下资源作为支撑,根本无法将服务送到消费者手上,O2O也就无从谈起 。而传统医药企业往往是一个区域内的霸者,抛下自己的主战场去“烧钱换市场”显然是不智之举 。现在谈的O2O,其实是以本地化服务为核心线上线下互动模式,先搞好本地化,建立完善的用户基础、产品基础和服务基础,再谈疆界延伸也不迟 。
第三点,文章的开头我们就表明了医疗化将是医药电商的大势所趋,当然这也是许多研究者的共识 。没有医疗服务平台会怎么样?传统的电商可以做到廉价和快捷,但无法做出诊断,用户没有任何粘性,企业只能守株待兔 。传统的药企有线下药店或合作医疗机构作为支撑,可以做到对症,但缺乏一个将线上问诊用户导向线下购药的平台,也就损失了许多潜在客户 。所以当下医疗服务平台建设的不完善也是阻碍O2O模式发展的一大要因 。
除了以上电商模式外,还有少数公司提出了B2B2C、B2B+O2O和B2C+O2O等概念,或为未来医药电商的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 。如九安医疗提出的B2B2C模式,以iHealth为例,规划以硬件做入口,在获得收入的同时获取用户,并给予帮助卖出硬件的第三方一定比例的分成 。在积累足量的用户之后,引入第三方扩充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参与服务费分成 。
由于目前提出B2B+O2O和B2C+O2O等概念的公司仍处于初级阶段,只是将两种模式分别注入一个产品中,使其拥有两种功能,故下表仍将他们按单一模式分别归类 。

主要风险
5.1处方获取困难
尽管新政的推出会为处方药网售开绿灯,但患者如何拿到处方依然是一大难题 。政策放开背后有一番利益博弈,医药电商欢欣鼓舞,但是还有医院和线下医药大企业等既得利益群体对此表示强烈反对 。如果无法让处方可以公开、透明地自由流通,将会对医药电商行业带来一定的风险 。
5.2医保对接仍存疑问
此前,由于整个医保体系尚未对网上药店开放,网上药店的销售系统无法做到与医保报销系统有效对接,消费者无法使用社保卡进行报销 。现在虽然《意见稿》从政策层面说可以有这样的资质了,但是如何对接、怎么对接,包括医保卡的联网和安全等一系列问题,都还有待解决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