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中国25年的雅芳退出中国( 三 )


暮气沉沉
而且,雅芳品牌显得有些“老气”了 。
作为国际性的老牌化妆品企业,雅芳的知名度非常高,但品牌美誉度可能无法与一线品牌相比 。消费群对其品牌的反映是:知道,但没有用过 。雅芳的直销基因映射出它品质偏低、定价偏低、侧重三四线市场的形象,这就是雅芳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认知 。
在雅芳的品牌文化中,存在着帮助女性成就事业的诉求——这本是直销模式吸引人参与进来的要素之一 。于是,直销让雅芳成了“创业”的代名词,也成了一个赚钱方法的代名词 。其商业味道远远地浓于产品功能诉求,产品的质量形象被直销的事业诉求挤压 。
此种情况下,雅芳努力打造的美丽、年轻、美白等品牌诉求就消失了,而且产生了一群喋喋不休的女性推销员的品牌联想 。须知,产品功能才是营销的落脚点,才是高端品牌形象的缔造者 。
一直以来,雅芳的专卖店形象都不够好 。鉴于人员素质和运营成本的压力,雅芳店面无论从位置地点、装饰装修的档次,还是视觉统一性,它的感官效果和体验都比较差,十分契合“中低端”的品牌形象,拉低了雅芳的国际品牌形象 。
品牌单一
单一品牌战略是直销企业的通行做法 。如安利旗下400多个产品都共享“安利”一个品牌,雅芳也是如此 。这主要是为了让直销人员更容易被大众识别和记住 。但是,雅芳采用分销零售模式时,单一品牌战略的弊端就会显现并放大 。
雅芳产品高中低端都有 。“女主人在用,保姆也在用;成熟女性可以用,年轻女性也可以用 。”近十年来,中国女性的消费水平越来越高,消费习惯越来越追求时髦 。雅芳这样的品牌局面,注定难以让中国女性找到“身份认同” 。
要走高端路线,还是大众路线,雅芳一直没有确定 。同为直销企业的安利和玫琳凯鲜明地走高端路线,非直销的宝洁和欧莱雅则是走多品牌细分战略 。但雅芳中国的产品,“除了雅芳,还是雅芳” 。品牌单一,定位模糊 。
产品质量的负面消息也给雅芳品牌带来了伤害 。在2013年底,雅芳产品又爆出了质量问题 。雅芳玫瑰亮白洁容霜等6批产品被认定不合格 。其中,4批产品检出禁用物质,两批产品检出限用物质超标 。
销售模式依然纠结
我们可以给雅芳中国的发展列出几种可能性 。
继续做直销
直销是百年雅芳的生存根本,安利的成功也说明中国市场上直销大有可为 。但是,与经销商的长期对抗、相对单薄的产品品类,以及被市场冷落的品牌形象,都是雅芳中国重做直销要破除的难题 。
时代正在发生变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变革和社会营销的发展,信息壁垒会消除得越来越彻底 。消费者的选择余地会越来越大,他们也会越来越有主见 。那些化妆达人、意见领袖、淘宝店主都在取代着传统地面直销人的地位,地面直销人的影响力正在弱化 。新的销售模式,如互联网电商,给个体的创业机会也超出了直销模式 。至于“强大”安利的多层次直销模式,依赖高端产品的同时,也始终带有争议,未必适合雅芳中国 。
若继续发展直销,雅芳中国很可能需要推倒一切,让一切都重来 。
坚持做零售
团结经销商,走与欧莱雅、雅诗兰黛等品牌的分销模式 。或许,随着中国消费群体的年龄增长,雅芳主打的抗衰老产品还会有机会;或许,雅芳品牌在三四线城市仍有机会 。
同时,雅芳中国也可以借助线上线下的渠道整合,去拓展新的市场份额 。用新的营销方法去塑造“雅芳小姐”,抓取细分的粉丝群 。做一个“正常”的化妆品品牌,重新定位自己,梳理自己的营销模式、利益分配机制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