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生鲜电商的3种主流玩法

作为电商领域的最后一片蓝海,生鲜一直是巨头和创业者希望撬动的市场 。数据显示,2013年国内生鲜市场规模近万亿,而生鲜电商渗透率仅为0.9%,市场规模巨大、低渗透率标志着生鲜电商想像空间极大 。
于是,顺丰、我买、天猫、沱沱工社等玩家纷纷加入战局,希望从中分一杯羹 。2012年是生鲜电商元年,2013年生鲜电商进入爆发期,年销售额猛增200%,2014年继续高歌猛进,尽管倒下的玩家比比皆是,但生鲜电商的接力赛仍在继续 。
自2015年以来,生鲜电商呈现新的迹象,迎着跨境电商的春风,高端生鲜消费在一二线城市表现不俗,这与中产阶级崛起、消费升级趋势不谋而合 。在此背景下,嗅觉敏锐的生鲜电商玩家向高端生鲜倾斜,纷纷导入更多资源、资金和人力,试图抢占市场先机 。

高端生鲜电商的3种主流玩法

文章插图
众所周知,与普通商品电商化不同,生鲜电商准入门槛极高,涉及商品生产、包装、分拣、仓储、物流、配送等多个环节,环环相扣,需要大量资金和人力投入,失败风险极高 。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产地选择和冷链效率,对应为供应链管理和物流体系,同时品类也是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 。
所以,我们不妨从品类、供应链管理和物流体系三个维度出发,盘点下国内主流生鲜电商企业在高端生鲜领域的玩法,探索各自背后的商业逻辑 。我总结主要有三种模式:
模式一:布局生鲜全产业链
沱沱工社是国内为数不多布局全产业链的生鲜玩家,上至果蔬种植,下至生鲜配送,几乎由沱沱工社一手包办 。早在2008年,沱沱工社就斥巨资在北京平谷自建1050亩种植大棚,自营种植有机蔬菜,养殖有机家禽、家畜 。
2010年4月,垂直生鲜电商平台沱沱工社正式上线,为消费者供应新鲜蔬果、特色美味、母婴营养搭配、有机美食、生活必需品等在内的16个大类、上万种商品 。除了农场直供,沱沱工社还向一些品牌供应商采购,主要进口海鲜水产、肉食和新鲜水果,比如虾、牛羊肉和东南亚水果等 。
从沱沱工社自身定位来看,有机蔬果、肉类禽蛋是其主打商品,对高端生鲜的重视反而不足 。诡异的是,沱沱工社自营商品和进口商品销售额却出现严重落差,主要原因是自营商品是把双刃剑 。
一方面,自营商品使沱沱工社在品控上具有天然优势,而且能主动掌握商品定价权,有利于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商品 。同时,沱沱工社通过后台数据分析,准确抓住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供需的精准匹配,避免盲目生产带来缺货或库存等不利影响 。
另一方面,沱沱工社主打有机农产品,不可避免面临受众狭窄的尴尬 。要知道,电商不应局限于小众市场,而应面向大众屌丝市场,尽管沱沱工社背靠创始股东九城集团,但布局全产业链需要大量资金和资源,受众过窄导致其发展初期融资受阻,直到去年7月才完成首轮股权融资 。
所以,沱沱工社的天花板过于明显,其自产自销的有机农产品品类有限,销售额更多来自非有机的中高端农产品,比如进口肉类、产地直供的水果 。由于沱沱工社并未把高端生鲜提升到战略高度,导致其仍局限于一二线城市,扩张步伐缓慢 。
物流体系方面,沱沱工社在北京和上海建设立仓储,采取两种主流配送方式:自营配送和委托第三方物流公司,覆盖全国32个城市 。
为保证物流配送的安全与品质,沱沱工社投资5000多万建立自营配送中心和冷链物流体系,采用冷藏专车进行配送 。自营配送的最大优势在于压缩成本和提高服务质量,集中配送生鲜商品直达消费者,有效减少中转环节和商品损耗 。目前,沱沱工社自营配送仅限北京市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