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完“直男审美”的尴尬问题 , 男性电商能否完成“提高交易效率”的神圣使命?
追求效率就能提高效率?
前文也提到 , 针对男性消费习惯 , 男性电商在提高效率上做了文章 , 然而实际却未必能达到效果 。
先看私人订制、订阅模式 , 针对单一男性用户似乎确实提高了效率 , 省去了去线下店试衣的时间 , 从电商本身看未必如此 。模式发展初期用户少 , 电商可以应付这些人工私人订制服务 , 但若到了未来流量增大 , 数据程序推荐不精确且不仅仅存在于男性电商 , 而人工服务这一低效率模式恐怕难以支撑起大规模的流量 。我个人体验中 , 寄送试穿模式里 , 寄送时服装风格、尺码难免会有偏差 , 如何降低物流成本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
还有个问题则与品牌有关 。目前主流男性电商做的都是平台 , 而不涉及具体服装品牌 , 而男性在消费时复购率高 , 品牌认同度高 , 这会让男性淡化对平台品牌的忠诚度:我只要买这个牌子的衣服 , 哪个电商无所谓 。
那么 , 电商是不是应该去做自营品牌的服装呢?然而 , 做自营品牌需要大量的时间积累 , 短期内很难成就一个品牌 , 而且需要电商再去组织自己的供应链形成服装生产流水线 , 一个本来很轻的电商突然就变成了庞然大物 , 效率堪忧 。这个问题也值得男性电商思考 。
男性消费市场仍待开发
总体而言 , 我对男性电商还是持保守和谨慎的态度 。电商本质上没有所谓男性和女性之分 , 女性是服装消费主力 , 所以就有了众多的女性电商 , 而男性是否成立 , 正如前文所述 , 还有待观察 。
客观条件来看 , 中国男性消费市场并没有足够大的人数基础支撑 , 男性消费习惯还有待引导和培养 。缺少流量的长期支持下 , 垂直电商的生存还是比较艰难的 , 至少难以容纳大量的男性电商 。
当然 , 如果能通过这一波男性电商起势 , 对男性消费习惯进行引导和培养 , 创造需求扩大未来的男性消费市场 , 那未来 , 这一垂直电商成为男性刚需也未尝不是一种可能 。
- 网易严选新零售模式 网易严选零售的新尝试
- 如何突破生鲜电商的瓶颈
- 三分钟学会52个电商专业名词
- 2016年某电商平台唇膏/口红行业分析
- 六个步骤细说电商banner图设计
- 拼多多电商一天多少单正常?怎么做爆单?
- 怎么做个人跨境电商?有哪些技巧?
- 跨境电商可以是个体户吗?需要什么营业执照?
- 亚马逊店铺开启了假期模式怎么关闭?假期如何获得订单?
- 母婴实体开通电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