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破生鲜电商的瓶颈

在“大众创新 , 万众创业”国家政策以及“互联网+”大环境的影响下 , 互联网+全品类生鲜食品产业创造了重大的发展机遇 , 但是产业链各个节点发展不均衡 , 核心技术未突破, 行业的集约化程度不高等因素严重制约了互联网+全品类生鲜食品产业的规模化与盈利能力 。
不管是“互联网+”还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 都给服务行业带来巨大的影响 , 这些领域已慢慢的被企业所挖掘 , 大部分服务行业涌入互联网的形式离不开电商 , 尤其体现在越来越多的O2O服务模式走进用户的生活中 , 包括吃喝玩乐 , 衣食住行各方面甚至受到消费者的依赖 。
现如今 ,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培育发展 , 几乎任何商品消费者都可以通过网购买到 。来自国家商务部2015年12月底的消息称 , 2015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达到30万亿元 , 稳居世界第二 。其中网络零售交易总额达到4万亿元 , 渗透率占比超过了13% , 与2014年的2.82万亿元相比增长速度超过了40% , 位居世界第一 。

如何突破生鲜电商的瓶颈

文章插图
生鲜电商前景看好 , 但瓶颈难突破
相对较高的性价比、便利的物流配送和日益完善的售后服务 , 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 也使得电商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影响越来越大 。
但其中生鲜食品类目的情况却有些让人意外 , 其他类目电商市场份额突飞猛进 , 生鲜食品类目却一直未达到理想中的份额 。
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监测数据表示 , 2014年全国生鲜电商交易规模达到260亿元 , 比2013年的130亿元整整增长了1倍 。而2015年全国生鲜电商交易规模达到560亿 , 增速再次超过了1倍 。预计2018年这个交易规模将达到1283亿 , 其年增长速度 , 远远超过了电商行业平均增速 , 表面看起来势头强劲 。
但同时还要清醒地看到 , 目前生鲜食品的主要市场还停留在菜市场、超市、便利店等传统线下渠道 , 而电商销售所占有的市场份额还比较小 , 据悉我国目前生鲜电商的渗透率尚不足3% , 与13%左右的电商整体平均渗透率相比 , 差距非常明显 。如果生鲜电商能达到13%渗透率的话 , 其市场规模至少在近3000亿元左右 , 而且仍将继续增长 , 潜力巨大 。
综合以上信息 , 一方面我们可以理解为生鲜电商的潜在整体规模很大 , 各电商企业普遍看好其市场发展前景;另一方面也要深刻认识到生鲜电商面临着难以突破的瓶颈 。如果想把生鲜电商的市场份额提高到其他类目的水平 , 那就必须设法突破制约的瓶颈 。
制约生鲜电商发展的三大因素
那么 , 到底有哪些因素制约了国内生鲜电商的发展呢?
1、居高不下的生鲜食品损耗率
与传统线下渠道比较 , 目前国内生鲜电商的损耗率并没有表现自己的优势 。以果蔬为例 , 有数据显示 , 国内冷链造成的损耗率高达25% , 而发达国家水平在5%左右 , 美国部分生鲜电商甚至能控制在1% 。这表明我国冷链物流水平低下 , 成为制约生鲜电商发展的最大问题 。损耗率居高不下 , 也意味着生鲜电商的运营成本难以下降 , 严重挤压了经营毛利率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