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电商模式 男性电商的三种模式

XY、屌私型格、massdrop……层出不穷的男性电商涌现于大众面前 。
在紧盯“男性消费群体”的创业者看来 , 目前中国存在着一批追求穿衣品位且有一定物质基础的男性 , 这批新男性消费者有了上一辈所没有的购物需求 , 却又因种种原因无法被满足 , 男性电商的生存空间日益生长 。
此外 , 在“直男审美”被大量吐槽的今天 , 创业者们认为“屌丝直男”的审美仍可被教育与拯救 , 而其中的市场潜力则无疑被低估了 。

五种电商模式 男性电商的三种模式

文章插图
他们觉得 , 男性电商大有可为 。
虽然目前市面上男性电商远不止这几家 , 但是具体这个市场有多大 , 目前还是个未知数 。
先前的确有不少分析男性消费者的报告 , 但大多集中于讨论男性的3C消费 , 不少报告在分析网购用户时 , 商品购买者的身份依然模糊 , 所以这些都不能说明男性消费者的置装消费市场规模 。与此同时 , 目前所谓的男性电商都还在起步阶段 , 具体发展还有待观察 。
男性电商作为垂直电商的一种 , 以男性这个人群为标志进行区划 , 这一点和母婴电商、女性电商是相似的 。本质上 , 它只是“综合电商的搬运工” , 自身并不创造新的SKU 。
那么 , 男性电商解决了男性消费者购物的什么痛点呢?
从消费习惯的维度思考 , 女性的购物决策则相对感性 , 最喜欢购买的品类往往是高毛利的 , 比如衣服和化妆品 。男性购物的决策则比较理性 , 喜欢购买标准化产品 , 尤其是3C电器这类低毛利产品 。而对于衣服、化妆品和包这类女性喜欢购买的高毛利商品 , 男性的购买频次则非常低 。
理性消费思维使得男性购物追求高效率 , 购物流程更加直接 , 根据需求直奔目标完成交易 。因此当面对款式、品类繁多的服装时 , 惯于购买“标品”的男性们不知道该买什么了 。
男性电商的三种模式
针对男性购物决策特点 , 主流男性电商们找到了以下三种模式:
(1)内容编辑+选品推荐
一部分男性电商做起了导购和筛选的工作 , 通过内容生产导购提高男性时尚品味 , 创造男性的置装需求 , 吸引一批流量;同时将原来繁多的种类筛选成少数几个标品 , 从而让男性有目的性地进行网购 。
这其中还可以细分出一类 , 主做内容 , 告诉男性消费者商品细节差异 , 通过内容吸引流量再将流量导向具体电商和品牌 , 比如一些时尚类的微信公众号 。严格意义上这类不算电商 , 它们做的只是导流作用 。
(2)社区+价格
理性的购物决策也使得男性追求高性价比的消费 。于是一部分电商在原有男性用户互动社区的基础上 , 利用集单、团购等方式压低商品价格 , 达到高性价比吸引男性用户的效果 。
(3)私人定制/订阅
针对男性消费者不愿去线下商店试衣的特点 , 还有一部分电商推出了个性化服务 , 通过收集用户穿衣习惯、穿衣风格喜好、尺码等 , 甚至上门量体裁衣 , 进行个性化推荐 , 给予私人定制;或者寄送一定匹配要求的服装 , 将合适的留下 , 不合适的退货 。
总体而言 , 男性电商将原本分散的商品重新组织在一起 , 期望提高交易效率 。然而 , 似乎除了内容生产的导购有些亮点 , 其他功能在综合电商也能实现 , 于是现在问题来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