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粒盐风水作用 大粒盐的风水作用


从一粒难求的“金子”,回归日常调味品——防腐、去腥、提鲜、定味——盐,悄无声息潜入血液,融进我们的生活 。


如何保存食物,是人类生活中的大问题,而盐给出的答案不仅能解决问题,随之而来的还有美味的不断丰富 。意大利香肠(Salami,又称萨拉米)就是腌肉的古老存在形式,还有腊肠(Sausage)、酱油(Sauce)、调味汁(Salsa)这些词都是源自拉丁语的“盐”(Sal) 。
“若作和羹,尔惟盐梅”,盐是烹调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味调料 。
以中餐菜系而论,鲁菜的一大特色就是“咸鲜”,山东临海,海盐产量丰富,莱州和鲁北的大粒盐、青岛和寿光的海精盐都颇有名气 。江西赣州一带的菜肴则将“咸辣”发挥到极致 。以麻辣见长的川菜和湘菜用盐也不少,自贡的盐帮菜是川菜中最不吝用盐的一派 。都说东南沿海的口味淡,实则用甜味来掩盖咸,比如以“西湖醋鱼”为代表的杭帮菜的特色是“咸甜”,粤菜的不少菜品以豉油为蘸水,盐量也不小 。
人间百味,盐打底 。盐的性味决定了其他任何味道不可替代的作用,号称“百味之王” 。这一名号的由来民间有个典故 。隋文帝在位时宫中有位姓詹的御厨 。一天,隋文帝问詹御厨人间最美味的东西是什么 。詹回答:“盐 。”隋文帝听罢大怒:“盐有什么好吃,戏君之臣!”当即就把詹御厨处斩了 。这一举动吓坏了御膳房其他厨子,以至于再不敢在皇帝的饭菜里放盐了 。隋文帝的饭菜没了滋味,渐渐没有了胃口 。忽然一天一道菜让他胃口大开,传人一问,原来是御厨偷偷放了点咸酱 。隋文帝恍然大悟:盐果真是人间最美味的食物,于是追封错杀的詹御厨为“詹王” 。詹王由此成为中国民间供奉的厨神之一 。
古时食物中能加多少盐,不取决于口味,而在于家庭经济状况 。比如在唐代,几乎咸味重的东西就是奢侈的 。富人家善用盐料理食物,把盐粒直接涂于肉类表面腌制,或用盐水保存蔬菜,煎茶也会依照个人口味加入少许食盐 。日本人学习后做到极致,无论是珍贵食材还是大众化的拉面汤头,都讲究用盐来烘托食物的鲜美 。朝鲜民族更是将泡菜发扬光大 。
尽管盐的本味是咸,但不同品种远不止咸味这么单调 。优质盐对出产环境有严格的要求,从纯净的海水、亿万年沉积的盐矿中采制的盐,充分融入了本土风味 。
在一块没有调味仅煎得半熟的鹅肝上略撒上几颗粗盐,软腴的鹅肝衬托着脆硬的盐,咬碎之后咸味才慢慢地释放出来 。第一次品尝这样的菜让我发现盐也可以是一道菜的主角,那么地抢风头 。”法国美食评论对盖朗德盐之花推崇有加,认为这种低钠盐使菜肴的味道更富层次,并有一种“迷人的紫罗兰香气” 。
地中海其他地区出产的盐之花各具特色 。西班牙的伊比萨海盐(Ibiza Salt)充溢着海风的清爽,撒一点在生鱼片上,舌尖瞬间产生轻盈跃动之感 。产自意大利切尔维亚的IL SALE DEI PAPI意为“大主教的盐”,以温和、绵软、回甘著称,是斑马臣干酪、帕尔马火腿等传统食品的专用盐 。当地人说,想知道一位意大利厨师是否正宗,只需看看他的厨房里是否有“大主教的盐” 。
含数十种矿物元素的喜马拉雅盐,靓如玫瑰水晶,常用作鸡尾酒杯口漂亮的盐边 。产自伊朗古盐矿的波斯蓝盐是盐界的稀有品,蓝宝石般的晶体中富含钾,入口强烈,继而温和,余味持久 。它曾是波斯国王的贡品,随着储量削减越发珍贵 。

大粒盐风水作用 大粒盐的风水作用

文章插图
喜马拉雅盐的创意灯饰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