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推行“县管校聘”有什么意义呢?( 二 )


学校实行县管校聘是大势所趋 。去年年初,在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中就明确提出:年起将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 。教育公平具有起点公平的意义,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可以使人们通过自身努力,提升参与平等竞争的能力,这有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 。
紧接着,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再度申明今年要继续深入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 。我认为接下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各地区初中、小学都将会实行“县管校聘”,没有教师能够置身事外 。
那么,“县管校聘”全面实施后,对教师会有什么影响呢?从各方面反馈来看,“县管校聘”最大的影响是,让教师这个“铁饭碗”不铁了!这样,有意无意增加了教师的压力,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我觉得,职称评定是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了 。

中小学教师推行“县管校聘”有什么意义呢?

文章插图
首先,校内竞聘,教师的业务水平,为人处世,工作态度就是第一,如果你是高级教师,也没有不任何优势 。可能把教师们全部打乱重新分配,如果教师队伍流动太大,必定会对影响教学成绩,大部分教师是在原单位校内竞聘,大约80%的老师通过校内竞聘留在原校 。
其次,在教学岗位,教师没有三六九等,在同样的起跑线,大家争饭碗,教师的 思想表现,学生的成绩位置显著,流入校外竞聘,在原单位你就是被淘汰了 。20%的老师参加校外竞聘,一个县区学校质量有好差,教师资源不均衡,为了拉近各学校的差距,均衡教学质量,需要一批优质师资补充到别的学校 。这部分教师的流动,有利于教育均衡发展 。
最后,二次竞聘 。校内竞聘和校外竞聘都落聘的老师,教育部门会根据实际情况,对这些教师进行培训,就是被踢皮球了,没人要的教师,然后让他们参加二次竞聘 。他们将何去何从呢?这就是“县管校聘”的意义所在,我认为部分业务能力差、不服从安排的教师,这才是鸡飞蛋打,很有可能会因此失业,被踢出教师队伍 。
我教书三十余年,我见过不少死皮教师,他们不服学校管理,我行我素,来去自如 。就是教体局也把他们无可奈何,在他们的眼里,只要自己不犯法,谁也不能开除他们!有些人还是高级教师,就是教育界的害群之马!这些人,吃的是高级的粮饷,做的是有损教师形象的事情,丧心病狂,无药可救 。

中小学教师推行“县管校聘”有什么意义呢?

文章插图
教育公平观念源远流长,追求教育公平是人类古老理念 。古希腊的大思想家柏拉图最早提出教育公平,亚里士多德提出通过法律公民教育权利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近代西方资产阶级致力教育公平,18世纪末,教育公平在西方国家立法,法律上确定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平等机会 。

中小学教师推行“县管校聘”有什么意义呢?

文章插图
我认为“县管校聘”就是教育公平的敲门砖,必然规范教师的行为,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我估计,现在高职低能,混日子的人肯定坐不住了,如果他们再不去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将来很有可能会落聘,直至失业 。在全国范围内,“县管校聘”的全面展开,势必会让教育的那潭死水重新活跃起来,值得期待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