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私塾门前挂一牌匾:溺爱免送什么意思?

我是一个有三十年教龄的老教师,我的观点是支持惩戒,反对体罚 。
一、溺爱是教育乱象的罪魁祸首 。我认为"溺爱免送"的核心价值是正确的,溺爱确实是耽误孩子一生的罪魁祸首 。目前教育乱象多从溺爱开始 。有一部分家长对孩子毫无原则,一切都是对的,造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尊重他人,不守法纪,甚至漠视他人生命 。我就见过 不少这样的孩子,不努力学习,不考虑前途,只考虑眼前的顺意 。造成了对社会,对他人,主要是对自己的严重恶果 。虽然只是一小部分,但其影响不可小觑 。

古代私塾门前挂一牌匾:溺爱免送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二、众所周知,孔子是中国古代私塾教育的开创者,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 。作为至圣先师,其教育思想与方式方法,一直受到历朝历代教育者的遵从 。古代学生进入私塾之前要行拜师礼,这一拜,拜的是万世师表孔夫子的灵位 。这一拜,拜的是从师一日终身为父,老师必须担负着对学生的精心培养 。这一拜,拜的是学生必须尊师重教,专心学习,严格遵守老师所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 。就和现在上课,学生叫“老师好!”一样,如果不尊重老师,学习从何谈起 。

古代私塾门前挂一牌匾:溺爱免送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师道尊严,严师出高徒,乃是千年古训 。尽管不打不成才的说法有所不恰当,但是在我教书生涯小里,我觉得小的适当惩罚也是必须的 。比如轻则罚站,重则也只是在小屁孩的屁上用教鞭轻轻的敲两下 。这样给学生一个警告,老师也只是良苦用心,并无大过 。古代,大概是对于从未吃过苦头的富家子弟,老师也是不敢收为弟子,所以有些老师只好挂起了,“溺爱免送”的牌匾 。

古代私塾门前挂一牌匾:溺爱免送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现在,家长动不动就投诉老师 。如今的小祖宗,个个都是小皇上 。老师连重话都不敢讲,哪还敢动用教鞭 。那些娇贯的宝贝调皮又不思上进,实在令老师无可奈何 。而一味宠着孩子的任性,不教不罚,又实在是误人子弟 。社会的进步,我们的教育方针也是与时俱进 。我认为,古代的教育方式当然是不能搬到现在,但是私塾中也有许多值得我们的借鉴 。教师的为人师表,德高望重至关重要,对学生的适当惩罚不能缺少 。重在品学兼优,因材施教,灵活运用,永远是教育的重中之重 。

古代私塾门前挂一牌匾:溺爱免送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三、我认为,要给学生一点惩罚,孩子、家长、老师都认可才行,现在有的孩子让家长宠坏了,动不得 。以前,家长会说:不听话,老师您就打 。我小时候调皮,没少挨老师打,不管打得轻重对错,也不记仇 。如今说还敢?都快成小祖宗了!听话的不用打,不听话的,跟你对着干!学校不允许,家长也不同意体罚学生 。况且,我认为,第一,没有这样的匾 。第二,没有这样的记载 。第三,认真须好但不要板刻 。第四,仁心才是最重要的 。第五,因果是不能违的 。

古代私塾门前挂一牌匾:溺爱免送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四、在我们中国,从古至今,老师是学生头上的一层天,老师的权威是至高无尚的 。老师打学生是为得是善意,并非恶果 。如果老师只讲课,对学生不去管教,那学习好的学生上进,学习不好的学生势必导止后进下去 。过去老师体罚学生(轻微的)学生家长就跑到学校论理 。从此学生学好学坏任天命而去!当然有个别老师下手重,但做为学生却能理解,一切为了知识 。和谐社会是不允许打人骂人的,老师是明白这个大道理的,意识心态也该改变,也一定改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