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之后,虽然太阳高度角增加,但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每天散失的热量仍旧大于接收的热量,呈现“入不敷出”的状况 。到了“三九、四九天”,积热最少,温度最低,天气也就越来越冷 。此时节,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骨关节疾病等最爱扎堆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今天与大家分享,在一年中最冷、身体最脆弱的时节怎样养出好身体 。
身体6大器官最怕冻
鼻子
鼻子是病毒最容易进入人体的途径,冬季是感冒鼻炎的高发季,由于天气转冷,加上空气污染、风沙、人口密集等,空气中漂浮着无数的病毒和病菌,抵抗力弱的人就容易患上感冒症状,而感冒便容易引起鼻炎高发 。
耳朵
每到冬季耳朵冰凉现象非常容易出现 。这是因为耳朵处于神经末梢,血流量少,因此到了冬天会格外怕冷 。冬季耳朵被冻红出现红肿,并伴有奇痒难忍和发热,有时皮肤发亮并出现水疱,严重的还会出现皮肤溃疡,容易产生冻疮 。
肺
【冬天身体最怕冻的6个器官及食疗进补】人体呼入冷空气之后,会刺激肺部毛细血管收缩,从而影响气体交换,因此容易出现呼吸困难的现象 。呼吸道受强冷空气及雾气的影响,也非常容易引发咳嗽 。
心脏
温差大时,血管收缩容易造成血压升高,进而增加心脏病和中风急性发作的机会,特别是长辈及慢性病病人,千万不要忽视季节交替对心脏血管疾病的威胁 。
血管
每年冬季都是血管最危险的时刻,冬季天气寒冷及变化多端的天气会刺激血管,特别是中老年人,血管遇冷后可收缩,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几率 。
腿
“火在上,寒在下”,寒气是往下走的,寒气进入人体后,会从臀部往下沉,一直到大腿、膝盖、脚,所以,腿寒会诱发“老寒腿”,还会引起各种疾病 。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龙眼洋参肉桂茶
冬天天寒地冻,中医认为:“时届寒冬,万物生机闭藏,人的机体生理活动处于抑制状态 。养生之道,贵乎御寒保暖” 。因为冬天气候处于低湿状态,人体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当中,难免会遭受湿寒入侵体内,所以龙眼洋参肉桂茶最适合冬天饮用 。
【配料】
龙眼肉5g、人参3g、肉桂2g
【做法】
1、剥去桂圆外壳,肉桂洗净;
2、锅中倒水,放入全部食材;
3、煮5分钟左右至颜色变深,出锅 。
(人参每日用量3-9g,不可多服)

文章插图
三七红枣老鸡汤
冬至一直就被认为是“安身静体”的最佳时机,冬至进补的习俗也是古已有之 。而鸡肉的药用价值很大,民间有“济世良药”的美称 。在冬至这天喝三七红枣老鸡汤不仅可以更好地抵御严寒而且可以为来年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
【配料】
三七、大枣、龙眼肉、鸡肉
【做法】
1、鸡肉清洗干净,冷水下锅焯掉血水,并且加姜三片;
2、三七洗净,红枣洗净后去核;
3、炖锅加适量清水煮开,然后把所有食材放进去,煲约两个小时;
4、出锅前加入适量的盐调味即可 。

文章插图
龙眼百合燕麦粥
伴随北方强冷空气的入侵,各地区气温急转直下,在寒冷的冬日早晨,喝一碗热乎乎的龙眼百合燕麦粥是善待自己的最好方式,一碗热粥下肚,暖身又养胃,开启一天的美好时光 。
【配料】
龙眼肉、百合、燕麦、大米
【做法】
- 5个能降低染发对身体带来伤害的小建议
- 如何给宝宝挑选冬天的鞋子
- 冬季如何藏补阳气,改善体质
- 为什么减肥时体重下降了,却没感觉身体有瘦下来?
- 冬天如何从饮食入手提高御寒能力,告别怕冷
- 冬天“鸡皮肤”的表现有哪些?如何防掉屑、瘙痒?
- 冬天要注意防寒,避免血管病变引起手脚冰凉
- 吃葡萄会给身体带来的利益 胃口欠好吃了开胃还减肥
- 从中医“冬天藏阳”谈适不适合到海南等南方地区过冬
- 从13个尿常规检查指标,看肾脏等身体健康问题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