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奔月要表达什么 奔月里许广平与鲁迅的爱情危机

他们终于度过了这场爱情危机 , 前后约有一个月 。风平浪静之后 , 《奔月》写成 。如果非要把现实中的这对恋人对号入座 , 鲁迅正是那天天念叨着为妻子改善生活的大英雄后羿 , 许广平正是那随时有飞升危险的大美人嫦娥 。
一、鲁迅笔下 , “既无英雄 , 也无美人”鲁迅谈女人的次数并不少 , 结合他本人的生活经历 , 他对女人的感情是极复杂的 。其实我们一般人对女人的感情并不比鲁迅简单 , 只是没有他深邃的思考和准确的批评罢了 。换言之 , 鲁迅对女人的情感最接近他平凡人的一面 , 有感激、有憎恶 , 有期待、有破灭 , 有冲动、有淡漠……这是他作为人间的鲁迅 , 而非天界的鲁迅的重要一面 , 也是鲁迅思想、鲁迅精神比较独特的一面 。

鲁迅的奔月要表达什么 奔月里许广平与鲁迅的爱情危机

文章插图
鲁迅创造的女性形象千姿百态 , 但实则教我们喜爱不起来 。从创作风格和创作技术上讲 , 鲁迅易于为我们造成他敌视女人或至少对女人不够友好的印象 。鲁迅尽管是美学大师 , 却很少有审美之心态 。与沈从文、废名相比 , 鲁迅笔下少有静美的人物和充满诗情画意的场景 。他试图在作品里还原——而非粉饰——一般人最一般的生活 , 但读着这些雕刻庸人、小人的文字 , 平常的读者是不舒服的——毫无疑问 , 鲁迅要的就是这种不舒服 。
此绝非一种悲剧情怀的不适 , 而是两眼紧逼生活、继而紧逼自我的不适 。无可否认:我们的生活是需要一些谎言的 , 鲁迅连哪怕一层谎言的糯米纸也用开水浇掉 , 令你品尝原滋原味 。鲁迅的重要创作方法就是“俗化” , 如曹文轩教授所认为 , 他的笔下“既无英雄 , 也无美人” 。

鲁迅的奔月要表达什么 奔月里许广平与鲁迅的爱情危机

文章插图
二、“一般性的去神化”与“换髓式的去神化”《呐喊》、《彷徨》自不必说 , 《故事新编》写的是古代的英雄美人、帝王将相 , 而在鲁迅的笔下矮墩墩、脏兮兮 , 光辉散尽不说 , 比一般人还要狼狈 。如大禹王的妻子居然骂那个“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英雄是“杀千刀的” , 活脱一市井悍妇 。若说这一形象可回溯他过去对“杨二嫂”之类的创作 , 至少有两个女性形象对鲁迅而言是全新的——一个是《补天》里的女娲 , 一个是《奔月》里的嫦娥 。
【鲁迅的奔月要表达什么 奔月里许广平与鲁迅的爱情危机】在鲁迅创作出的这些女人中 , 她们作为女神诡异地伫立着 。写人间的豪杰也就罢了 , 鲁迅居然写起了神仙 , 至少从选材这一点上——和他公认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是不是背靠背呢?我们都知道:当然不是 , 至少从阅读体验上没有从现实的硬地飞升浪漫的轻云的感觉 。为什么?还是“俗化” , 但不是一般的俗化了 , 我杜撰一词 , 称“去神化” , 而且有深有浅 。
鲁迅还基本承认女娲是神的 , 对她谈不上热情讴歌 , 起码是称赞的态度 , 我们可称之为“一般性的去神化”;鲁迅压根儿不以嫦娥的神性为然 , 把她写成一个满腹牢骚的“大小姐” , 虽没像“禹太太”或“杨二嫂”那样跌到谷底 , 但仍令人一点也爱不起来 。我读他写的嫦娥 , 还是有很大理解的成分在里面的 , 她是被逼成神的 , 既不认同地上的生活 , 也不认同天上的生活 , 是个虚无主义者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