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为何能沿用至今 我国文字的来历起源于什么时候( 二 )


说它难吧,古今那么多人在用 。说它简单吧,仿佛始终有一条柔软的门槛,无棱无角,可以随便靠上去休息,但永远也跨不过去,到达不了李杜、苏辛的楼层 。可能也正是这一特质,造成中文强大的兼容性,既能从形式上兼容别的语言,又能在内涵上兼容别的思想 。

文字为何能沿用至今 我国文字的来历起源于什么时候

文章插图
三、中文的兼容性大家都知道,中华文明的兼容性很强,从来不是一套封闭的体系 。如上文,中文的兼容性也很强,从来不是死的语言 。可以认为,此二种兼容性没有谁先谁后,而是互相哺育、彼此成全的关系 。相对的,当某件舶来品与我们的实际生活仍见葛藤时,中文对其也是排斥的 。
此即兼容性的一体两面 。
正向的一面,如印度原始佛教的大众部传入中国,继之,与儒、道妥善结合,成为本土化的大乘佛教,中文亦随之极大丰富,多了很多美好的表达和永恒的经典 。反向的一面,如一些外国人新近炮制的商业概念,我们或硬译它们(元宇宙)或直接采取外文缩写(MCN) 。

文字为何能沿用至今 我国文字的来历起源于什么时候

文章插图
【文字为何能沿用至今 我国文字的来历起源于什么时候】由此,我们可直接拿译名判断一件舶来品的新鲜度,甚至受接纳程度 。若它的译名达到“无量”、“无明”那种典雅、幽微的程度,则它肯定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且已得到中国一流知识分子们的认真钻研 。若它还停留在“元宇宙”或“MCN”,则至少说明它与社会文化相去甚远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