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7月那场暴雨,湖南涟源杨市镇孙水河出现历史最高水位 。

文章插图
位于孙水河中游的杨市镇,路上未曾积水,村民出行也未受影响 。

文章插图
杨市老街,家家户户门口都有外形酷似古代铜钱的下水道——铜钱眼 。

文章插图
刘家大院因为采用院落建筑,据传天井建造之初达108个,现在尚存48个 。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杨艳 见习记者 何青 长沙报道
近日,湖南涟源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梁育清的微信朋友圈转发了一组图文,引来不少点赞 。
图文来自涟源杨市镇党委书记罗东锋,上面写着:古镇杨市再一次经过了洪水的洗礼,这些使用了数百年的天井和“铜钱眼”依然在造福一方,值得我们庆幸,也值得我们深思与探究 。
7月的那场暴雨里,洪水滚滚而来,暴雨中的孙水河出现历史最高水位,而位于孙水河中游的湖南涟源杨市镇,路上却未曾积水,村民出行也未受影响 。这让记者好奇不已,7月18日,记者详细了解了罗东锋所说的天井和“铜钱眼”究竟是怎样阻止内涝的 。
铜钱眼:晴天是游乐场 雨天是“聚水盆”
湖南涟源杨市镇,是湘中腹地的古老集镇,古称杨家滩 。
杨市老街,地处杨市古镇中心,至今仍保留着点点苔藓的青瓦,和土砖木材堆起的老屋……但有些地方也修起了水泥路,建起了红砖房 。唯一不变的,家家户户门口那外形酷似古代铜钱的下水道 。
这些下水道当地人称为——铜钱眼,晴天是游乐场,雨天是“聚水盆”,镇上的居民从小就明白铜钱眼的重要性 。49岁的杨市镇孙水河社区主任谢光辉回忆,一个个40公分左右的铜钱眼,给童年的他和小伙伴们带来许多欢乐 。小时候,孩子们会把一些铁丝铁块丢入铜钱眼里,然后用绳子吊着吸铁石吸上来,比谁吸得更快 。“但我们都会听从大人的嘱咐,再顽皮,也不会拿走铜钱眼 。”
“下雨了,水往家门口的铜钱眼里流,我们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 。”谢光辉说,今年雨水多,孙水河河水猛涨,但是杨市没有积水,也没有受灾 。“这些铜钱眼,不仅是一代代杨市人印入骨子里的记忆,更是古人庇佑后人平安的智慧 。”
除了保留至今的铜钱眼,杨市镇老街的路面有着由上而下的坡度设计,大雨来袭,雨水会流入每个家门口的下水道里,疏导出去 。
【窗户开在天井里好吗风水 天井门槛风水讲究】“雨果曾说过,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 。”梁育清表示,过去的下水道在修建的技术和材料上,都无法和现在相比 。但古人把工程当成工艺品的来雕刻,当成一个家来打造,精雕细琢,细致入微 。“这种工匠精神,值得我们传承和学习 。”
天井:停雨不到五分钟 再多积水能都下浸
从杨市吊满木莲的青石板桥往东走,可以看到始建于同治和光绪年间保存尚为完好的一栋青砖花瓦的古老宅院——以天井而闻名的老刘家 。
“小时候,奶奶喜欢抱着我说老刘家的故事 。印象最深的是,老刘家天井暗沟内有千年乌龟,乌龟在里面爬动,疏通天井 。所以我们曾经常组队找乌龟 。”谢光辉也在老刘家的故事里长大 。
谢光辉回忆起一次暴雨,感觉水就要漫出来了 。当时他很着急,院里的老人却淡定坐在门口看雨 。后来知道,无论下多大的雨,一停雨,不到五分钟,天井里再多积水能都下浸 。“真是妙!”
- 店小蜜怎么打开 “店小蜜”来了
- 养多肉用大盆好还是小盆好
- 炎炎夏日空调开多少度最省电?你知道有哪些空调省电的小诀窍吗?
- 常见的小型木本开花植物有哪些
- 会开花的几种多肉
- 丝瓜汤怎么烧呢
- 猪肺川贝汤的做法是什么
- 观花乔木都有哪些哪些乔木开花好看
- 什么开花植物适合在室内养
- 为何专家建议空调别开26度?空调到底开多少度比较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