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鸡蛋和时间之外,另有一些过节仪式也十分相似,譬如西方每年的复活节之前是四旬期(大斋期),即人们要过40天的禁食、祈祷和忏悔生活 。复活节来临前的那个晚上,会有古老的守夜仪式,比如牧师点燃蜡烛,游行队伍绕着教堂缓行三圈这样的传统,之后便开斋 。而我们的寒食节亦有禁火和冷食习俗,清明,也就是寒食节一两日之后的这个节日,古人要点燃新火、重生炉灶;我们也能在唐代韩翃那首著名的诗里读到“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样的句子,这正是寒食之期结束、汉宫皇帝赐火传烛于近臣的场景描写 。
从人类学的角度看,节日虽往往有后世赋予其更“文明”“高雅”的精神意义,但大多能溯出一些“原始思维”的印迹来,尤其是上述虽远隔重洋却在时间、仪式上至今留有许多相似之处的节日 。一些今天看起来太过“洁净”、富有道德教化意义的节日内涵解说多半不是其最初产生时真正的缘故 。
比如今天我们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但实际上,五月初五左右人们“浴兰”(浴兰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的记载,可以上溯到《大礼戴记·夏小正》,也就是战国以前 。“端午”的叫法在唐代以后才流行开来,之前的记载里多为“五月五日”或“五日节” 。早期记录提到的过“五日节”原由是“辟邪”祛疫 。洗浴,佩兰,在屋子内外插上各种香草,以及竞渡的习俗皆是为此,后来才出现纪念屈原的说法 。

文章插图
绘本套装《中国节:我们的传统节日故事》中《端午节》插图 。(图片来自世纪文景)
而这几种习俗也确实很符合初民思维,许多人类学研究文献里都能看到原始文化中的人类通过类似仪式祈求摆脱死神、为自己赋以强壮的身体,为土地或家畜赋以旺盛的出产力 。“五朔节”在世界各民族的早期活动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是一个在五月里歌唱春天、迎接夏日、赞美生命力的节日,农村中会有盛大的宴会,人们装扮自己的同时还会装扮“五朔树”用来完成祭祀活动 。
在五朔节到来前的一段时间(也就是上文提到、后来被基督教文化重命名和赋义的“四旬斋期”),人们往往会举行“送走死神”的仪式——这一思路比起后世宗教复活节的禁食文化是不是更接近我们民间寒食、清明时那种“熄火”冷食、祭奠亡魂(其实也是模拟并送走寒冷、阴郁与死亡,正式准备进入五月、迎接一年中地产的生长和收获期)的传统呢?因而我们就不难理解,宗教上以蛋象征基督新生复活的说法,只是保留了“原始思维”痕迹的一种演变过来的后世延伸阐释,就像我们也用后世书生的解释很大程度上代替了端午的民间禳咒起源 。
那些将鸡蛋和“灵魂”“生命”关联起来的传说
那么关于“蛋”的原始思维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它们在当下中国的节日食蛋习俗里还留有什么样的影子?
英国人类学家詹姆斯·乔治·弗雷泽在《金枝》里曾记录过一些初民思维中与蛋有关的仪式 。比如塞兰姆岛的南部,村民生病时就会做一条小船,放上大米、鸡蛋等吃食,念上一段祝祷词,松开缆绳将小船漂至海中,意为带走疫病;印度群岛的人们每年3月也会用同样的方式把疾病都送进大海 。船上因为有时会包括男人、女人和牲畜的偶像,故而在弗雷泽的眼里,它们并不完全是低产社会里珍贵的食品祭物,也是“公众的替罪者”,是一种交感巫术思维的体现,这些东西是可能患病的岛民的象征物,被遥远地放逐后,人们就认为自己有希望获得健康的体魄 。
- 房间里装单杠会挡风水吗吗
- 济南龙奥大厦风水 济南东部最大风水地带
- 酉山卯向风水实例 酉山卯向水出巽方
- 看风水大师 老范看风水
- 养狗丢了风水的说法 丢失的狗回来什么风水
- 麻黄绒的功效与作用 麻黄在风水上的应用与作用
- 奇门遁甲地理风水 地理遁甲风水讲解大全
- 米线店选址 米线店铺风水好吗
- 手机选什么颜色风水好 选手机品牌的风水问题
- 风水学基础知斧头识佛头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