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铁口直断 铁书生风水断法揭秘


又到了“凯奖绘本评论”专栏时间了!这个专栏由儿童文学、性别与当代文学文化研究者王帅乃执笔,逐一梳理和点评已有中文版的凯迪克金奖绘本,看看一本图画书除了功能性,还可以从哪些角度赏析,以及80多年来凯奖经历的变化 。
从1939年的凯迪克金奖绘本开始,我们已经推出了9期评论 。第10期我们将翻开1951年的金奖绘本《彩蛋树》(The Egg Tree) 。该书的中文版已由童书品牌童立方引进 。

风水铁口直断 铁书生风水断法揭秘

文章插图
左图为英文版封面,右图为中文版封面 。
这本书由美国插画家凯瑟琳·米尔豪斯(Katherine Milhous,1894-1977)创作,这也是她最知名的一部作品 。这本书讲述的是半个多世纪前,一个德裔美国家庭里一大群孩子在复活节寻找彩蛋,并在奶奶的指导下做出了一棵“彩蛋树”的故事 。相比其他绘本,这本书的字数较多,故事的背后也有一些有趣的事情值得追究 。
这本书里传递出的几个关键词分别是:蛋、奶奶和节日,因此本期评论与往期不同,没有一开始就直入主题,而是先从民俗学的角度列举了东方和西方传统文化中关于“蛋”的多重含义和与“蛋”有关的传说故事,接着从女性主义出发解释了物的表达如何承载和形塑我们的思想 。最后回归《彩蛋树》的节日气氛,“大家云集四方,同享盛会”体现的正是人们内心深处对美好之事的向往 。
从西方到东方,人们都对鸡蛋有着特殊的兴趣
就在不久前,中国刚刚过了立夏节气 。那天我特意踅摸了一只鸡蛋做成蛋炒饭算是过节——毕竟只身在外,再不像小时候,每到立夏母亲就会取出打好的鸡蛋络,从锅里选一只看上去外壳最坚实的蛋放进去挂在我的胸前,我就微微挺起胸膛暗自和路上其他的小朋友较劲谁的鸡蛋络最漂亮、最有特色;班里还会组织斗蛋比赛,就是看上去实力再弱,也总能找到同学乐意和你“拄蛋” 。输了就剥开鸡蛋吃,精神也通过咀嚼运动得到了安慰 。
那时节,鸡蛋的“圆溜溜”才别具意义,握在手里才显得可爱可亲 。
风水铁口直断 铁书生风水断法揭秘

文章插图
《彩蛋树》插图 。奶奶拿出自己珍藏的彩蛋分给小朋友们 。
我忽然意识到,从寒食、清明到立夏,中国人对鸡蛋有着特殊兴趣,把它作为应节食物的这段时间与欧美国民过复活节的时间(日期并不确定,大致是在公历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间的某一天)是很相近的 。中国没有欧美那样根深蒂固的基督教传统,于这片土地上的大多数人而言,对复活节的兴致不在于宗教,而在于伴随着它的儿童游戏——画彩蛋、找彩蛋、滚彩蛋,等等 。
我们的立夏节气的鸡蛋,在不少地方的习俗中也并非不加粉饰,多有做成“红鸡蛋”的;也有用茜草汁染上各种单色花纹的,多日后剥去蛋壳,蛋白上能留下浅浅的蓝色图样;也有画上多色图案的;还有做蛋雕的——战国时期《管子》中就有记载“雕卵熟斫之,所以发积藏,散万物”;甚至那五彩的鸡蛋络子未尝不能看作是一种着色的“变异体” 。至于撞蛋习俗,隋朝的《玉烛宝典》就曾经说“此节(清明)城市尤多斗鸡斗卵之戏” 。我们现在说起复活节彩蛋的时候不大讲“撞蛋”游戏,但它其实也不止存在于国内,据记载,西方复活节里的“Egg tapping(斗蛋游戏)”在14世纪的复活节中亦已存在 。
风水铁口直断 铁书生风水断法揭秘

文章插图
上海早期报纸《时事新报·本埠附刊》(1934-05-06)中的小文《酒酿·蛋网》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