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二分五分钱的价值( 三 )




企业组织是一个分工和协作的组织,沿着服务好客户的端到端流程,会形成流程化运作的组织,在不同流程环节和节点上,不同的部门和岗位创造不同的价值,对组织能力和个人专业水平的要求不一样 。这就需要针对不同业务场景、不同岗位、不同人群设计差异化的激励措施,建立有创造、有分享、多劳多得的回报机制 。


组织按照分工不同,承担不同的责任,每个责任中心根据自己的定位确定科学的评价标准,牵引组织不断改进绩效,也决定组织的利益分配 。华为将组织形态分为如下三类:


(1)作战单元,直接负责完成公司的收入、利润、回款等经营目标,在客户界面作战,对最后的经营结果负责 。


(2)作战平台,对作战单元提供炮火,提供服务,并调动资源 。负责资源和能力建设,对经营结果负责 。


(3)管理平台,对作战部门提供运营支持,赋能作战部门,不对经营结果负直接的责任 。


基于不同的责任定位,每个责任主体都有自己价值创造的目标和空间,并据此获得相应的回报,具体如表-1所示 。


表-1 各责任主体价值创造的目标和资金来源

一分二分五分钱的价值

文章插图

续表
一分二分五分钱的价值

文章插图









如何正确评价价值




一谈到价值评价,很多人不由自主地想到绩效评价,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正是这个误解,让我们深陷绩效考核的各种坑不能自拔 。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手段,不等于价值评价 。很多企业花大力气在企业内部搞绩效考核,并根据绩效考核的结果来分配价值 。唯绩效考核的价值评价,不但不能正确评价贡献,往往扭曲价值创造与价值评价的关系 。


价值评价应该以责任结果为导向,而不应以绩效结果为导向,这两者是有区别的,并不一定完全相等 。为什么两者会有区别?因为责任结果基本上是客观存在的,就是在一个组织体系里面,只要设计了这个岗位,这个岗位是有它存在的必要的,而不是一个完全没必要的岗位,这个岗位就必然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而且这个责任或者职责已经用文件写出来也好,没有写出来也好,是客观存在的 。写得出来,可能意味着企业对这个岗位理解得很透彻了,清楚其责任 。写不出来,可能是企业现在的认知水平有限,但它是客观存在的 。既然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岗位,有它对应的责任和职责,它就必有相应的产出,产出的结果就是责任结果 。所以一个人在这个岗位上,其责任结果如何,事实上是基于这个岗位所要担负的责任 。他做得怎么样、他的产出如何,是周边及上下游甚至客户评价出来的 。


价值评价要从责任和结果两个层面进行评价,并互为条件,互相验证,而且分别决定员工的价值分配内容 。基于责任能力主要决定员工的固定收益,包括工资、股权分配数量、福利、人事待遇、学习机会等;基于结果贡献主要决定员工的浮动收益,如奖金、分红等 。基于员工的能力(通过任职资格来评价)匹配某个岗位,根据某个岗位,员工承担某个岗位责任,在没有产生结果前,企业需要为员工的能力和责任支付基本的报酬即固定工资,解决员工基本的生活保障 。因为结果具有不确定性,不能完全根据结果来事后支付报酬 。但结果的好坏决定员工的浮动收益,解决奖勤罚懒的问题 。持续的好结果是对员工能力的证明,员工就会得到晋升,从而相对固定的工资就会进一步提升 。更高的岗位和责任又会让员工有机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分享更多奖金或者分红等 。图-2就是以责任结果为导向的价值评价体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