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二分五分钱的价值( 五 )




华为每年都对员工进行一次劳动态度评价,先由员工根据劳动态度自检表进行自评,然后由华为各级AT(人力资源干部评价委员会)进行集体评议 。表-2为华为的劳动态度评价标准 。


表-2 华为劳动态度评价标准

一分二分五分钱的价值

文章插图

续表
一分二分五分钱的价值

文章插图

续表
一分二分五分钱的价值

文章插图

续表
一分二分五分钱的价值

文章插图

续表
一分二分五分钱的价值

文章插图





二、基于结果贡献的价值评价


员工的价值观、能力、劳动态度评价是潜在的价值评价,是员工未来可能做出贡献的前置性评价,主要决定员工的基本报酬或者固定报酬 。员工虽然具备未来做出贡献的潜在价值,但是否真的做出期望的价值贡献呢?这就需要建立基于结果贡献的价值评价机制 。基于结果贡献的评价分为个人结果贡献和组织结果贡献,即个人绩效评价和组织绩效评价 。组织绩效评价往往要优先于个人绩效评价,也就是说个人绩效再好,如果员工所在的组织或者团队绩效不好,个人的绩效也不会太好,受到组织绩效的约束 。


很多企业花了很多精力推广绩效管理,每个员工头上都有指标,指标的打分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看似科学严谨,其实全部是管理成本,没有效益 。很多指标都是数字游戏,人力资源也无法判断合理性,所以出现人人完成指标,组织目标没有完成的尴尬局面 。绩效管理重点是组织绩效管理,不是个人绩效管理 。个人绩效管理权限要下放到主管,只要组织绩效偏差不大,个人的评价由主管排个序都是可以的 。千万不能本末倒置,组织绩效才是绩效管理的重点 。


很多企业组织绩效管理的指标非常复杂,把部门的正常职责全部考了个遍,考的往往是部门管理的规范性,而不是有效性,如输出多少个流程,制定几个制度等 。而且,考核指标少则七八个,多则二十多个,如此多的指标等于没有考核,各个部门根本抓不住工作重点 。最后只能流于形式,大家都走走过场,一点也没有硝烟味 。


战略贡献必须单列考核,避免被淹没在考核指标中;战略贡献往往无法用当期的经济指标进行评价,如重大项目卡住竞争对手,牺牲了当期的商务条款,导致某个项目出现小幅亏损,这种亏损时对公司长远发展是有意义的,会让企业未来的市场土壤变“肥” 。不能因为利润考核影响当期利润而不去做,进而失去未来的商业机会,甚至被对手挤兑出去,或者对手进来后发起价格战,导致市场“土壤”变贫瘠,在战略上溃败 。


很多企业的绩效管理只能看到一堆杂乱无章的指标,无法评价指标的合理性,公司很容易被牵着鼻子走 。绩效管理的灵魂是业绩改进,这个改进与客户需求比,与历史比,与同行比,我们的差距在哪里,我们改进的幅度有多大,改进的路径是什么 。改进的内涵就是增量绩效,增量绩效的外延是经营有增长(收入、利润、现金流)、管理有增效(人均效率、费用效率提升)、业务有增值(新业务有突破、客户满意度有提升) 。


很多公司花了很多精力推广绩效,进行目标管理,忙得不亦乐乎,最后收效甚微,失败的关键是绩效管理没有与激励机制挂钩 。绩效的结果要应用到价值分配中,组织绩效要影响组织的利益分配,个人绩效要影响个人的利益分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