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 官网 复旦大学严实微博( 五 )


事实上 , 我们本来打算和国际学者展开合作的 。首先联系的就是马提索夫 , 经得他的同意之后 , 使用了他的数据库 。
对这一百零九种汉藏语材料的处理 , 最后呈现出的成果是一棵谱系树 , 这是怎么画出来的?

复旦大学 官网 复旦大学严实微博

文章插图
汉藏语系中一百零九种语言的谱系树
潘悟云:谱系树是根据同源词画的 , 但是要辨认同源词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例如 , 太阳这个词 , 汉语最早是“日” , 上古音读njit , 藏语的太阳是nima , ma是后缀 , ni是词根 。上古汉语的nit与藏语的ni , 一眼就能看出它们之间的同源关系 。这是比较容易辨认的同源词 。但是有的同源词就很难辨认 , 比如数字“七” , 汉语读t?hi , 羌族读?in , 景颇语读?anit , 彝语读s? , 这几种语言之间的同源关系就需要我们深入、系统地加以比较 , 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如果仅凭看上去是否相似 , 来断定不同语言之间是否存在同源关系 , 这显然是不行的 。
画谱系树采用的贝叶斯统计方法 , 不单是对计算年代有其长处 , 对画谱系树也有其特殊的长处 。关于同源词的比较 , 传统的历史比较方法只考虑数量 , 打个比方 , 语言A和B有二十个同源词 , A和C有十个 , 二十个比十个多 , 可见A和B更有亲缘关系 。但是词与词的重要性是不一样的 , 比如身体部位名称就比人称代词重要 , 马提索夫曾说过 , 身体部位名称是核心词中的核心词 。这很对 , 因为人类认识世界总是从认识自己开始 。因此 , 身体部位名称变化的速度比人称代词要慢 。贝叶斯方法把语言变化速度纳入考量 , 给每一个同源词加权 , 速度变化快的 , 次要一点 , 变化慢的 , 重要一点 。所以 , 我们现在是计算加权以后的同源词 。这样画出来的谱系树 , 会更精确一些 。
这次的研究成果对语言学有什么样的意义和价值?能请您谈谈吗?
【复旦大学 官网 复旦大学严实微博】潘悟云:首先是对有关汉藏语系起源假说的证实 。主要就是两种假说 , 主流意见是“北方说” , 认为黄河中上游——也就是陕西甘肃宁夏一带——是汉藏语系的起源地 , 马提索夫 , 国内的许多学者都持这种观点;另外一种“南方说” , 以欧洲的范德利姆(George van Driem)教授为代表 , 认为汉藏语系的起源地是中国西南到印度东北这一带地区 。这两大派针锋相对 , 其实都还是用传统的历史比较做出的猜想 , 谁都不能解决时间和地点的互动问题 。我们的文章支持了“北方说” 。
这次的研究成果 , 更有利于历史语言学的发展 。最早的语言是怎么样的?年代一久 , 谁都说不清楚 。现在的学者就像盲人摸象一样 , 有些人摸到鼻子 , 有些人摸到耳朵 , 有些人摸到尾巴 , 其实把各个方面的研究拼起来 , 才能还原古代语言的面貌 。前面说过 , 我们目前采用的贝叶斯方法 , 能够解决年代跟地点的问题 , 这两点恰巧是历史比较法的软肋 。但是贝叶斯方法不能解决语音构拟问题 , 例如中古、上古汉语和原始藏语的读音怎么样 , 这是历史比较法的强项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