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中的各种砂形 风水中文笔砂的几种形式( 七 )


柳公权-
《玄秘塔铭》、《李晟神道碑》:学柳书须去其病弊-见第七讲书病 。
《金刚经》、《魏公先庙碑》:若论习气少则金刚经实胜玄秘塔 。
裴休-《圭峰定慧禅师碑》:玄秘塔以学者多,面目愈见俗气,学柳不如以此为主而旁参诸帖 。此碑书者裴休疑係柳公权代笔 。
徐浩-《大证禅师碑》、《不空和尚碑》:徐书甜俗,行书为龙城石刻等 。
殷令民-《裴镜民碑》:书在欧、褚之间 。
王知敬-《卫景武公李靖碑》
薛稷-《升仙太子碑阴》:有钟绍京、薛稷、相王旦等书 。又武后游仙篇薛稷书 。
窦皋-《景昭法师碑》
张从申-《茅山玄靖先生李含光碑》:行楷 。
第三讲 执笔问题
写字要用笔,正像吃菜要用筷子一样,怎样去执笔,这问题又正和怎样去用筷子一样 。拿执笔来比喻捻筷子,有些人不免要好笑,但是我正以为是一样的简单和平凡 。我国从古以来吃饭夹菜用筷子,我们从小就学捻筷子,因为民族的习惯和传统的关系,你不会感到这是一件成问题的事 。但是,欧洲人初到中国来,看见这般情形,正认为是一种奇迹 。那些“中国通”学来学去,要学到用筷子能和中国人一样便利,也要费相当的时间 。
固然,字人人会写,菜人人会夹,但是同样初学写字的人,就未必人人都能写得好;初学捻筷的人,也未必人人都能夹得起菜来 。这难道不是事实么?同样是一双筷子,同样是一支毛笔,我们初学执笔,何尝不像欧洲人初学捻中国筷子一样困难 。诸位同学何尝不会捻筷子,但菜在筷头没有搬到饭碗上,有时也会掉下来的 。可见得虽然说筷子会捻了,有时却仍未得法 。所以我在选帖问题之后就得讲执笔问题了 。
上面已说过,执笔是简单而平凡的事,但是世界上就是简单而平凡的事最为重要 。比如说,吃饭和大便,岂非简单而又平凡么?但是吃不下饭和大便不通又将如何呢?我们无时不在空气中生活,空气虽然看不见,但失去了空气人便不能生存下去了;其它如水和火、盐和油,不也都是简单而平凡的东西么?但在我们生活中哪一样可以缺少呢?书学中执笔问题的重要性,正同水和火、盐和油以及空气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一样 。一般人写字,对执笔法的不注意,正和我们生活在空气中而不注意空气的存在一样 。要字写得好而又不明执笔法也就等于胃口不开,大便不通,在健康上是大有问题的 。
“要学写字,先要学执笔”,这是晋代卫夫人讲的话,她是在书学上最早讲起执笔的一个人 。其后,在唐代讲的人更多 。在唐以后,亦代代有论列,互相发明,议论纷繁,这里姑且不去详征博引 。总之,执笔的大要不外乎:“指实掌虚,管直心圆”八个字 。指实是在讲力量,掌虚是在讲空灵;管直心圆是在求中锋,说来也是简单而平凡不过的一件事 。唐代孙过庭《书谱》论书法,特提出“执”、“使”、“转”、“用”四个字,议论分析得很好,“执谓浅深长短之类”,便是此刻所欲讲的;“使谓纵横牵掣之类”、“转谓钩环盘纡之类”,我归入第五讲的运笔问题中;“用谓点划向背之类”,我归入于第六讲的结构问题中 。
现在讲执笔问题 。执笔是重在一个执字,笼统说是以手执笔 。但从显见方面,分别关系来讲,应分肘、腕、指三部 。指的职在执;腕的职在运 。写大字须悬肘,习中字须悬腕,习小字可枕腕;中字仍以悬肘为目的,小字仍以悬腕为目的,此纯为初学者言 。丰道生曰:“不使肉亲于纸,则运笔如飞”,这是天然的事实 。至于执笔关系,最近是指的部位,现在先看图片,以便再加说明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